盧沖恍然想起,為什麼沒有志玲姐姐呢,因為志玲姐姐現在好像還在加拿大念書,還沒有進入娛樂圈。
一個個獎項下來,《十七歲的單車》確實入圍了一些獎項,可結果呢。
最佳劇情片,獲獎的是《陽光燦爛的日子》,《十七歲的單車》入圍,陪跑。
最佳導演是《陽光燦爛的日子》的姜紋,王曉帥入圍,陪跑。
最佳攝影是《陽光燦爛的日子》的顧長圍,《十七歲的單車》攝影師劉傑入圍,陪跑。
最佳改編劇本是《陽光燦爛的日子》的姜文,《十七歲的單車》本就不是小說改編的。
最佳音效是《陽光燦爛的日子》的顧長圍,《十七歲的單車》的音效根本沒有入圍。
除此之外,《陽光燦爛的日子》還獲得了最佳女主角獎寧淨)的提名以及最佳剪輯獎周影)提名。
《十七歲的單車》遇到《陽光燦爛的日子》,可謂完敗。
不過,《陽光燦爛的日子》有點勝之不武,它的拍攝成本將近兩千萬,是《十七歲的單車》的10倍,另外,它拍攝於93年,95年上映,卻要放在96年末參加金馬獎。
主持人善意地說:“本來《十七歲的單車》可圈可點,有很多亮點,可跟《陽光燦爛的日子》相比,差了那麼一點,正所謂,既生瑜何生亮……”
王曉帥一臉失意,雖然他承認《陽光燦爛的日子》比《十七歲的單車》好,但這樣被碾壓,一點兒收獲都沒有,鬱悶透頂。
劇組其他人的臉色都不好,雖然之前打過預防針了,可心底深處還是有點僥幸,以為總能拿到一個獎項,卻沒想到,一個獎項都沒有。
盧沖卻風輕雲淡的,畢竟能夠入圍已經是意外之喜了,更別提票房了,盧沖用200萬投資拿到了5000萬票房,精賺了1300萬。
姜紋呢,《陽光燦爛的日子》的票房也有5000萬,但是他投資的是250萬美元,當時摺合人民幣是2000萬投資,按照製片方的分成,姜紋只拿回了1500萬,整個片子虧損了500萬,這還是保守估計,不保守的估計,虧了1000萬。
為什麼《陽光燦爛的日子》會虧損那麼多,原因很簡單,姜紋拍戲太在乎效果,無視成本,拍一個青春片,居然使用了25萬尺膠卷,片比1:15,當時國産電影平均片比是1:3,為了達到理想中的畫面效果,他把馬小軍的煙囪整個重新刷了一遍,搞得恭王府的煙囪後來還是一半紅一半灰;製片主任根據劇組下的單子安排了500個群眾演員,可姜紋就能把人轟走,付了錢但是不拍,這樣折騰下來,片子確實拍的好,成本卻居高不下。
說實話,盧沖作為老闆,第一考慮的就是賺不賺錢,他會支援馮曉鋼,甚至會部分地支援張一某,但姜紋和陳楷歌嗎,一邊涼快去,小爺沒那麼多錢讓你們糟踐,你們還是找那些錢多人傻相信名氣甚至可能是洗鈔票的人投資吧。
輪到頒發最佳男主角了,盧沖為了避免大家産生太大的心理落差,便跟劉曄他們說:“咱們不要多想了,這一屆的影帝,應該就是《陽光燦爛的日子》的主演夏禹。”
萬萬沒想到,結果讓他們大為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