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曹操與曹盼一前一後地走到了宗廟前,已經有人捺不住地出列而喚了一聲,曹操威嚴地回頭看了他一眼,“何事?”
“大王,以女子承爵,有違倫常,請大王三思啊。”那老臣苦口婆心地勸著曹操,曹操聞之而一笑,“倫常,倫常啊!什麼叫倫常,父為子親,君臣有義?明心是孤的嫡女,安定天下,撫民於亂,你與孤說說,孤的諸子之中,誰人能及?”
“你們平素不是總說非嫡立長嗎?明心是孤的嫡女,孤的結發所出,縱是孤諸子之中最為年幼,總是孤的嫡女,嫡之一字,她佔了。若以賢而論,你們,你們所有人,子建,你道你比得過你的妹妹嗎?”曹操直接把曹植,這個原本最受他所喜歡,他願意將王位傳給他的人提了出來,直白而問。
曹植出列看了曹盼一眼,認真地道:“兒臣不及妹妹。”
這句認得心甘情願,沒有半分虛假。
“你們呢?”點了曹植的名之後,曹操掃過餘下諸子,一個個平日裡拿了曹盼不少好處的人,他們如今的好日子多是曹盼給的,忙不疊的搖頭,“兒臣們自問不如妹妹。”
朝臣們只覺得一口血卡在喉嚨,對於曹操這麼多兒子,竟然沒有一個表示反對曹操將王位傳給曹盼,那也實在是服了。
倒是曹操笑出聲來,曹盼吶,昔年的善因,如今得來這般的善果。人不怕對比,就怕沒得比。曹丕如何,曹植如何,曹盼又如何?難道曹操的兒子們都是傻的,誰對誰他們好,跟著誰混有好處,他們不是早就已經明白了,也都選擇了?
反正曹操的王位是沒他們的份的,與其讓曹丕得了,還不如讓曹盼這個一直都照顧他們的人得了,至少將來不用擔心會被虧待。
“曹氏的列祖列宗,他們,他們只怕不得安寧。”
好吧,曹操的兒子不給力,根本無心與曹盼爭,那曹氏的祖宗呢?明明有那麼多的兒子,偏偏讓個女子承嗣,這祖宗還不得跳出來?
“大人此言差矣。曹氏宗族中以我最長,曹氏往日如何,今日如何,我都看在眼裡,以明心承嗣,由明心帶領我們曹氏更上一層樓,祖宗們在天有靈只會歡喜,豈會不得安寧。”
一個牙都掉光,說話都漏風的曹氏長輩站了起來,這一次宗廟祭祀就是這位長輩親自來主持。
額,曹氏與夏侯氏自從跟曹盼混了之後,那是家家都過上了好日子,各家的子弟皆有所長,皆有所得,比起以前來那隻會仗勢欺人的模樣好得太多了。
如此情形,他們曾經想都不敢想。
一切皆是曹盼所賜。曹操生了那樣的念頭,他們原本追隨曹操,對曹操向來是言聽計從,曹盼的為人擺在那頭,他們難道不懂得怎麼選?
一群人被這接二連三冒頭的人都給弄得話都說不出來了。
為什麼,為什麼會變成這個樣子?明明之前曹盼提議崔今以瀝陽侯獨女承爵的時候還有那麼多的人反對,為何如今,在曹操明明有諸子的情況下,曹操要將王位傳給曹盼,他們卻無反應了?
曹盼低頭莞爾一笑,曹操已經開口道:“我兒上前,代為父,祭奠先祖。”
“諾!”曹盼作一揖,上前去,前著那布滿曹氏宗親的牌位前,曹盼執香行叩拜大禮。
餘下之人皆尾隨曹盼的動作而與曹氏的宗廟一拜,再拜。
“如此大好的機會,正好,宣讀詔書。”在祭奠之後,曹操繼續地發話,一幹人都不由地看向了曹操。
荀攸手執詔書而出,他的雙手在發顫,曹操見而道:“軍師身體不適,周元直,你代軍師宣讀詔書。”
為六部尚書之一的周不疑被點了名,立刻地出列,“諾!”
小步地上前去,從荀攸的手裡接過那份詔書,周不疑已經有所猜測,但真正開啟看到了,周不疑才確定。
上頭的筆跡出自荀攸,難怪荀攸無法鎮定,在天下人的眼裡怕是都以為曹操瘋了吧。
是啊,這份詔書是曹操與天子請封,冊曹盼為世女的詔書。
子為世子,曹盼既是女郎,便為世女,也不知道許都的漢帝是揣著什麼樣的心思在這份詔書上蓋上他的玉璽的。
周不疑將詔書當眾宣讀,作為被冊封的人,曹盼跪下謝過天恩,也謝曹操,雙手接過詔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