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三國之顧盼生輝> 第355章 天子一怒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55章 天子一怒 (4 / 6)

“朕要開科舉,天下學子,無論出身,籍貫,只要透過了科舉考試,便可出仕為官。察舉制,朕沒打算廢,但朕也不打算只用察舉制而得天下人才。朕辦的私塾,太學,是要育天下英才,是要供大魏有源源不斷的人才可用。你們,世族,若是不願意參加科舉,不願意由此入仕,好啊,那就不考好了。你們從心底裡不願與朕這個女帝為官,不願意的,朕不勉強,絕不勉強。自然,想要入仕者,參加科考者,朕說了不論出身,籍貫,自然也包括世族。豈不知,自詡攬盡天下英才的世族,是不是更怕考不過天下的寒門庶士?一身傲骨的世族們,讓朕好好地看看,你們究竟憑什麼覺得這自己依然能把持著天下,把持著朝局。”

這是宣戰啊女帝,你這一壓一挑,究竟是要做什麼?

“陛下!”崔琰出聲喚了一句,曹盼揚眉道:“崔公有什麼話只管暢所欲言,朕聽著。”

崔琰道:“不以出身,籍貫而論,那麼人品,才德,也不拘?”

“武皇帝時曾幾次下達求賢令,所要之人只要才,不論德。參加科考者,雖不論出身,然於其身,未犯不忠不孝不仁不義之大過者,可取。規矩,不是一成不變的,將來,當以審勢而變。”

所謂審勢而變,如今曹盼最迫切要做的是將寒士提拔起來,不讓世族把持朝堂,不叫他們掌控大魏。

“荀氏一門,不畏科考,臣請問陛下,開科考定於何時?”荀攸這個荀家的代表出列第一個表態,餘下之世族全都瞪大眼睛地看向荀攸,無聲地控訴荀攸為了奉承曹盼而舍了世族的風骨。

風骨?讓族中的子弟參加科考就是舍了世族的風骨了?曹盼並沒有對誰偏袒,而是讓他們各憑真本事。從太學的招生考試就可以看出,曹盼心裡有數,用人選才,並非饑不擇食。

“秋後。即刻擬詔,昭告天下。凡天下之人,皆可於秋後入洛陽參加科考,大魏朝以才而取官。”曹盼將這日子道出,還有幾個月準備時間,曹盼是給足了人準備的機會。

“另傳朕之詔令,各州縣中,朕另派禮部人員分赴各州縣,負責考生趕赴洛陽趕考之事。科考之事由禮部主持。景倩,這是你出任禮部尚書後要辦的第一件大事,給朕辦好了。”被曹盼點了名的新任禮部尚書荀顗出列恭敬的應下了。

然後,世族們再次驚覺,三省六部,好像在不知不覺中全都換中了曹盼的人……

曹盼把三省六部的人換完了,接下來,就該州縣的人了。荀攸看著上頭坐著的曹盼,思量著他是不是也該致仕讓位了?

有這樣念頭的何止荀攸一人,鐘繇與荀攸是多年的好友,面對曹盼這樣擺明要大幹一場的女帝,一大把年紀的人,小心謹慎慣了,自然有些跟不上曹盼步伐,所以,他也在想是不是要給曹盼的人讓位?

兩個至交好友湊在了一塊,什麼都不用說,對視上一眼,鐘繇道:“我意致仕。”

“我亦然。”荀攸也跟鐘繇作一揖而道,鐘繇一笑道:“還是文和先生聰明。”

荀攸道:“陛下初初登基,總要與陛下撐一撐,如今大局已定,陛下是要做大幹一場的,我們年紀大了,有些跟不上陛下要做的事了,也是時候該退了。”

這麼一想,兩人就在政事堂議事之時提起,曹盼看了荀攸與鐘繇一眼道:“軍師與鐘公這是?”

荀攸道:“陛下,臣年事已高,朝中大事層出,臣等恐是心有餘而力不從了,故與陛下請辭。”

另一邊的鐘繇也跟著道:“臣已年邁,因著國事繁重,臣已經許久沒有好好寫寫字了。”

能與曹盼說這句話的鐘繇,曹盼笑了,看著荀攸與鐘繇道:“兩位為大魏做得夠多了,朕心裡有數。朕亦知兩位今日因而提致仕,朕,謝兩位。”

說謝,曹盼站了起來與他們作揖,兩人趕緊豈敢受之,連忙避開了。

他們確實無甚精力了,今日所言,亦自肺腑。人貴自知,曹盼將要開創一個新的時代,他們並非都能認同曹盼的做法,因那其中,有損於世族之利,雖比天下大利而言,一族之利過於輕薄,但,總為世族之衰落而悲。

“臣還想回荀家,多教出幾個好的弟子來。”荀攸這般說了一句,曹盼立刻順口接上道:“軍師若好為師,太學,武校,都是極好的去處。”

朝著荀攸一通擠眉弄眼的,本來還有些傷感的荀攸面對這樣的曹盼,半天接不上話來。最後才道:“聽聞陛下未定太學主事之人。”

曹盼什麼人吶,聞弦而知雅意,立刻地道:“軍師為長,太學的校長。”

荀攸點了點頭,“也罷,與陛下教書育人,給大魏培養幾個可用之人,不負陛下對臣的器重。”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