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裡,趙雲看著床榻上昏迷不醒的諸葛亮,最終做了一個決定。
諸葛亮不知自己是怎麼樣醒來的,可是,睜開眼待見到床榻邊血已流了一地,氣息已無的趙雲時,諸葛亮驚得直接摔倒在地。
“子龍。”諸葛亮喚了一聲,趙雲卻再也沒有回應,諸葛亮心下更是痛得厲害,一手摸過一旁,只見一紙書信在旁,上頭,是趙雲的筆跡。
諸葛亮拿那紙開啟了,上面的內容躍於眼前。
“軍師親啟:雲自知當日與關二哥和翼德之舉,有負于軍師,然事已為,不能改之。雲幾次危難蒙軍師相救,雲銘感五內,每每憶起當日之事,輾轉反側,良心不安。雲此生頂天立地,獨於此事自覺有愧。然當日雲與三人行事,陛下不知,今雲與死謝罪,亦為陛下立證清白,雲欠軍師良多,今生無以回報,只待來世與軍師再報。雲以拜別,望軍師莫因雲等之過而怨及陛下,雲謝過軍師。”
諸葛亮無力跪坐在地,怔怔地看著趙雲,以死謝罪,以死謝罪,人之大過,莫過於以死謝罪。
“軍師,趙將軍。”於此時,一群人湧了進來,卻是劉備派來請諸葛亮的人的了趙雲所言在外等侯,久等不見趙雲和諸葛亮出來,帶著人進來了,只見諸葛亮跪坐在地,而趙雲脖子血流一地,他的左手上握著帶血的刀。
這般場面,直叫人驚得說不出話來。
諸葛亮面對來人動了動唇,“何事?”
“陛下於白帝城病危,急召軍師趕去。軍師,趙將軍這是?”來人對於趙雲明顯是自刎於諸葛亮面前的場面倍感莫名。
他是知道的,趙雲與諸葛亮的感情一向不錯,趙雲此舉,實在是叫人不解。
“我會親自與陛下交代。”諸葛亮這般說著,強撐著站起來,命人將趙雲的屍體收攏,便與使節趕往白帝城。
趙雲刎之事已經傳到了劉備的耳中,劉備不解其中,待見到諸葛亮發白的臉色時,亦是難掩驚訝,“軍師這是怎麼了?”
諸葛亮與劉備跪下了,“亮有一事,稟於陛下,請陛下聽完之後再做決定。”
自歸劉備地以來,諸葛亮從未行過如此之大禮,如今這樣鄭重,劉備還是上前去將諸葛亮扶了起來,“朕與軍師是何交情,軍師有什麼話要說只管說,不必行此大禮。”
拖著病重之體還硬是將諸葛亮扶了起來,諸葛亮是懂得醫術的人,一眼就看出了劉備這是油盡燈枯之兆,喚了一聲陛下。
“軍師想跟朕說什麼只管說,朕洗耳恭聽。”劉備卻是拉著諸葛亮坐於一旁的榻前,諸葛亮道:“子龍於亮的床前自刎一事,陛下可知?”
劉備道:“朕已耳聞,子龍之死,朕亦悲痛,朕不解,子龍與軍師素來交好,子龍為何如此,難道是做了什麼對不住軍師的事?”
“陛下請看。”諸葛亮將趙雲留下的遺收遞給了劉備,劉備一盡閱完,面露驚色,“他們,子龍與二弟三弟,都曾對軍師做了什麼?”
“並非對亮,而是對臣的妻子。”諸葛亮道破,諸葛亮的妻子是誰,旁人不知,劉備還能不知?
“子龍死前曾與亮說起,多年前,他與關將軍、張將軍隨陛下往南陽尋亮,亮那日請陛下等離去,張將軍中途與陛下尋了藉口離開了,實是回去偷聽亮與拙笄說話,張將軍知她是曹操之女,在臣將之趕出家門後,趁著暴雨,三人出手殺她。當日,她受重傷而逃,而他們,更為了防備她回來尋亮,一再換崗,一意置其於死地。”
對於趙雲所言,諸葛亮不減不加,一五一十地告訴劉備。劉備大驚失色,“他們怎能如此。縱曹盼是曹操之女,那個時候,她是軍師之妻,單為軍師,不當那般待她。”
此言,劉備道得真心,殺了曹盼,本來偏向他的諸葛亮完全可能會因此而後悔,由著曹盼好好地活著,諸葛亮既然已經決定了,也將曹盼趕了出去,諸葛亮就不可能再因她而改主意。
事情做多了,反倒是弄巧成拙。那個時候的劉備,絕不可能會想到曹盼會有今日之為。
“亮,心中有愧。亮,對不起她。”諸葛亮直白地道破此時他對於曹盼的心情。
“朕知道。”劉備沒有問諸葛亮當日為何沒有察覺此事,可是,他明白,諸葛亮從知道這件事的那一刻起,滿心對於曹盼的愧疚,怨恨自己,都將無法消除。
“孔明,朕時日無多了,大漢,朕欲託付於你。”劉備聽著諸葛亮說完,便也道了自己想說的話,他會這樣急急的召諸葛亮前來的原因。
在沒有關羽與張飛還有趙雲對曹盼做這樣的事情之前,諸葛亮知道劉備召了他來是要託付後事,但是諸葛亮選擇了把這件事一五一十的告訴劉備,也是給了劉備思慮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