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琰滿腹的話想要說,但是荀攸卻拉了拉他的袖子,這點小動作曹盼看見了也當作沒看見。
“季珪,若有魏公之令,尚書令也是有言在先,無能者而無用,你且試試又何妨。”荀攸這話一出來就是幫著曹盼的。
崔琰直接回頭看了荀攸,深以為荀攸這總是幫著曹盼。
“軍師所言甚是,聽聞崔大人素來耿直,即是耿直,用人做事,當論才德,有能而居之,無能而舍之,豈非如此?”這就提到了為人處事上了。
崔琰能說自己不是耿直之人?能說他自來用人做事,皆論才德?
往日崔琰與曹盼並沒有過多的接觸,自曹盼出任尚書令之後,這接觸才多了起來,曹盼這用人攻心的,許多時候,明明他是反對的,話自曹盼的嘴裡說出來,他要是反對,似乎以他平日所為極其不當一般,直叫崔琰一度抑鬱。
瞧這如今又是這般,崔琰深吸了一口氣才讓自己給穩住。
“尚書令過譽了。”崔琰老半天擠也這麼一句,似乎只能順著曹盼的話往下說。
“崔尚書的人品,盼歷來敬佩,盼之所言,皆自肺腑。”曹盼不介意繼續地給崔琰戴高帽,一旁聽著的荀攸已經暗拍了一記腦門,這又是一個被曹盼忽悠著的人。
然後,崔琰就被曹盼送走了,荀攸跟在崔琰的後頭,崔琰走到半道了才回頭問道:“我怎麼就答應了她讓成時跟著我在門下?”
荀攸對崔琰後知後覺的發現無言以對,崔琰不死心地盯著荀攸,荀攸只能開口,“興許,你也覺得成時不錯。”
差點沒把崔琰給氣了過去,荀攸連盡快改口道:“那,就是你也覺得尚書令胸襟坦蕩,不亞於男兒。”
這一點崔琰還是得認的。深深地吸了一口氣,“漢室忠臣,所剩無幾了。”
如此婉惜的話氣,荀攸沒有回應,崔琰好像也不需要他的回應。
“自令君去後,眼下的漢室之臣皆已是心如死灰。耿紀他們,拼死於危難之際,這樣的人,雖敗猶榮。”崔琰如此地說著,荀攸連忙地勸道:“季珪,禍從口中,適才尚書令的提醒並非沒有道理。”
崔琰見荀攸這般模樣,輕輕地一嘆,“罷了,罷了。”
便將這話掀過不提。
漢中一戰,曹盼大捷,縱然奪取荊州失利,也再次讓人見識到了她女部的厲害。
三千女部夜襲劉備大軍,火燒劉備大營而促成了劉備大軍敗歸,若非諸葛亮焚火斷後,哪怕劉備也要折在這一戰。
孫權見荊州之戰曹盼與劉備人馬打得不相伯仲,思及劉備實力大損,派使臣前往荊州,以討要當初借劉備的荊州之地,劉備自然是不還的。
因而孫權藉此與劉備正式撕毀盟約,發兵荊州,欲以武力而奪回當初借於劉備的郡縣。
兩方交戰,打得不可開交,曹操聽聞當然是想借他們動亂之際,興兵以滅孫權,曹盼勸之,言及他們不出手,這兩人還能鬥上一鬥,只要他們一方動了,孫權也罷,劉備也好,都會立刻議和,將槍頭一致對向他們。
道理是那麼個道理,曹操最終還是按捺下了這份心思。
不過讓他們料想不到的是,縱然他們兵馬不動,劉備與孫權交了幾回手,各有勝敗之後,竟然議和而中分荊州了?以湖水為界,各分一半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