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詡這會兒已經不知道該如何說如今內心的想法,曹盼實在是給人一波又一波的驚喜,總能讓人措手不及,但是又心悅臣服。
犒賞三軍之後,曹盼再次召集手下的人,“諸位有話只管說。”
“刻碑錄經只供戰死之士是不是太暴殄天物了?”司馬末首先開口,立刻收獲了曹盼一記贊賞的目光。
賈詡道:“刻碑錄經費錢。”
“我如今不差錢。鹽利以供,天下無人比我更富。”曹盼非常土豪的丟出這話,賈詡嘴角抽抽卻又不得不認了。
是啊,怎麼就忘了曹盼得天下之益利,古往今來怕是再沒有人比曹盼更富的了。
周不疑道:“著書立傳,養天下名士?”
這話是順著司馬末的話說出來的,曹盼卻搖了搖頭,“還不是時候。”
也就是說曹盼並不是沒有這個念頭,只是覺得時候不對。
“你顧忌什麼?”賈詡這個當師傅的問得直白,旁的人怕是問不出這句話的。
曹盼道:“錢雖然不缺,糧食還是缺的,眼下我所治下的諸郡,多少百姓尚未食飽。”
事有輕重緩急,曹盼還是想把糧食的問題先解決了。
“何日無知歸來?”這件事是墨問在負責,曹盼想到了當然就想跟墨問要準話。
上回墨問說了有頭緒,這也差不多該有結果了。
“五日後。”歸程之事,墨問也不敢怠慢。曹盼真幫他娶到了老婆,曹操還給臉的在他大婚之日賜下官位,那就更該麻利的回來幫曹盼把事情做好。
“各郡的私塾都給我辦好了。”以其想盡辦法的招攬天下名士,還不如把錢都放在培養下一代的人才上。
自己養出來的人,難道不比千萬百計求來的人要更上手?
司馬末看了曹盼一眼,已然明白曹盼之意。刻經著書是天下名士一輩子所追求的東西,供烈士而用,司馬末也以此而想到了吸引天下名士。
但是,各州之地的人良莠不齊,所謂名士浪得虛名的不在少數,曹盼是覺得其與巴望那些人,還不如自己培養出自己想要的人才來,是這個意思吧?
“私塾之事,諸位一定要捉緊了,各州各縣甚至各村,都給我落實了,這件事不許有任何的懈怠。”關系將來的人才,曹盼是打定主意要把這件事落實到了實處。
“還有軍中的將士,練兵農忙之餘也要教他們習字。”曹盼這話是沖著秦末他們說的,夏侯競捉著頭道:“這武將還得識字?”
“別人家不用,我的卻必須要。”識字不單單是要提高武將的素質,更是利於洗腦,想想大華夏為什麼能得天下,不就是因為洗腦得徹底嗎?曹盼的這支兵,必是要仿著那樣一支軍隊而建成的。
作者有話要說: 兔朝,我改!明天,你們會打死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