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婚吶,秦無拿眼看向曹盼,曹盼卻沒有一絲動容,秦無都拿不定曹盼對諸葛亮是有情還是無情。
那頭還在竊竊私語,曹盼一揮袖,歌舞再起,等那邊的人都散去了,秦無問道:“劉備不是親自領兵去了漢中嗎?”
怎麼會在益州?
未盡之言,秦無也是自己在思考,曹盼道:“因為他要回來幫著諸葛揪出我在益州的人吶。”
聲東擊西,聲勢浩大的說要奪漢中,以曹盼一向的性子,兩軍對戰曹盼更喜歡在後方點火,江東人生地不熟曹盼都敢入,更何況益州。
秦無道:“那我們此進益州豈不是羊入虎口?”
“我們來又不來點火的,不過是來跟孫權搶個人罷了,不怕。”曹盼風輕雲淡地說,秦無拿眼看向曹盼,這搶人不是比點火更囂張嗎?難道是他認識有問題?
這個問題曹盼並沒有回答,如今益州似乎都關注諸葛亮再娶之事,在這人龍混雜的教坊之中,訊息確如曹盼所言最是靈通。
而第二日,聽聞劉備偕諸葛亮會益州世族,曹盼探得位置所在,不發一言的前去潛聽。
秦無一併跟著去,曹盼倒也不阻止。
他們到的時候,劉備與諸葛亮已經在坐,諸葛亮一身玄衣端坐於眾人之前,面對眾的打量依然淡然處之。
曹盼所在的位置正好將他看得清清楚楚,諸葛亮張口道:“亮本一介村夫,隨主公自南陽而來,平生志願唯匡扶漢室,誅殺逆臣,還百姓一個安寧。亮之私事,不想諸位如此耿耿於懷。今日諸位直言,亮亦直言。亮生平只此一妻,如不改匡扶漢室之志,吾曾與之立誓永相負,亮雖村夫,亦知何謂一言九鼎。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亮雖非君子,亦銘記此言。諸位若是容不得亮做一個守信之人,主公不信於亮,亮自哪裡來便回哪裡去。”
直白幹脆,他不願另娶,一如他不肯隨曹盼歸曹,萬難於前而不改,此生亦然不悔。
“我自然是信軍師的。軍師幾次與曹對戰,更曾險些喪命於那曹盼之手,我都是知道的。”劉備時時記著諸葛亮為他幾番謀劃,縱是如今也是思慮的為他安定剛得的益州之地。
有人立刻道:“那曹盼既然能對諸葛軍師下手,諸葛軍師為何還要執著於當初的誓言?”
“兩軍對陣,鹿死誰手各憑本事。若有一日,亮不敵於她,而死於她手,是亮無能。情是情,忠與義皆不可負。既有誓言,無論何時何地皆不可負。人無信無以立。”諸葛亮說得擲地有聲。
若是一個無信之人,天下誰能信他?
諸葛亮說到這裡,一幹人再也說不出逼婚的話來。對國之忠,對友之義,對妻之信。這樣的人,才是天下所崇敬的人。
秦無能感覺到曹盼的心情十分的愉悅,回過頭與秦無說道:“走吧。”
“娘子不聽了嗎?”秦無還能不知道曹盼是專門來聽諸葛亮表態的。
“這樣已經夠了。”能親耳聽到諸葛亮說這一番話,足夠了!
面對劉備乃至整個益州世族的逼婚,諸葛亮能說出劉備不信於他,他自哪裡來便回哪裡去的話來,何嘗不是一種手段。
一個重信之人,又為劉備幾次三番謀定天下,劉備若是不用這樣的人,他還能用什麼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