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戰後,江東上下一致認為應該乘勝追擊,能得到趙多的城池越好,所以,周瑜往江陵去,而孫權親自領兵,志在合肥。
曹盼道:“這似乎跟現在並沒有什麼不一樣。”
周瑜半眯起了眼睛,“曹娘子以為,我們能不能拿下合肥與江陵?”
這個問題問得不錯,曹盼笑了,“周大都督想試試?”
“如果曹娘子想試,瑜也可以陪曹娘子試一試。”周瑜從曹盼的眼中讀出的濃濃的戰意,曹盼是真想跟他打一仗。
想跟人議和,談條件,沒有實力怎麼跟人談。周瑜早就想過無數的可能,而從曹盼的態度中周瑜明白了,此人的胃口太大,以鹽而亂民心,她的目的是整個江東,從合肥撤軍或是從江陵撤軍,都不足能讓曹盼放棄她的打算。
“既然如此,那就試試。”周瑜之名,曹盼風聞已久,沒有跟他真正的較量過就議和,把她佈置了那麼久的計劃都擱置,曹盼又怎麼會願意呢?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無論是孫權從合肥撤軍還是周瑜從江陵撤軍,都和現在的情況沒有什麼變化,江東依然是孫權的,孫權還佔了荊州的不少地盤,三足鼎立的局面依然存在。
“這樣,如果這一仗周大都督贏了,江陵的鹽都歸了周大都督,反之,如果周大都督輸了,廬江郡歸我。”曹盼這麼沖著周瑜說,周瑜勾起一抹笑容,“好!”
這一句話,便為這一場戰奠定了基礎,“那麼,江陵再見。”
曹盼這麼沖著周瑜說,周瑜也同樣沖著曹盼抱以一拳,“江陵再見。”
好吧,議和而來,卻約戰而去,各自回營,各自交代。
曹盼很直接,“我要江東周瑜不肯,既然不肯了,除了打還能怎麼樣?”
曹丕在一旁已經接了話,“這自然是不可能的。”
“周公瑾的意思是合肥撤軍,江陵撤軍,那和現在有什麼關別嗎?既然沒有差別,我為何要把鹽給他?”曹盼直接問曹丕。
曹丕想說什麼,卻又說不出口,還是曹操道:“如此說來,他要打?”
“這一仗,由我來打。江陵,是我跟周公瑾的戰場。”曹盼笑著說,“我們約好了,他贏了,江陵的鹽就歸他,他要是輸了,廬江就歸我們了。”
“如此,打!”曹操一聽眼睛都放光了。
“速速領兵前往江陵,這一戰,為父看著你打。”
看著打,那就是不搭手的意思。
作者有話要說: 這兩章跟周大都督的較量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