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盼暗暗打算。曹操心情十分的好,以往他最擔心曹盼的就是因她是女子,心過於善,未免被人利用。
今日之事讓曹操看到了,曹盼該善的時候善,該狠的時候也夠狠。
殺一儆佰,還是那樣痛苦的死法,五馬分屍都是快活的了。
至此,曹操更是下定決心要好好地培養曹盼。
豈不知,曹盼另有打算。
在看完荀彧的批註後,曹盼表示有想法,是以請求荀彧給她個時間探討探討。
荀彧自無不同意的,“都看完了,覺得如何?”
“天下紛亂,諸侯爭霸,民生多艱,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未嘗親眼得見百姓之苦,只憑旁人的隻字片語,如何感同身受?”曹盼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叫荀彧聽得一時不知該如何回答。
年少時,荀彧亦曾與好友結伴遊歷,那時是家人先生的提議,他也認同遊歷天下,方知天下之勢。
沒想到,曹盼竟然也有這樣的想法,“這是丞相之意?”
荀彧左思右想,並不覺得是曹盼自個兒興起的念頭,倒是曹操,或許有些可能。
“未曾與阿爹提起。”曹盼之答就是告訴荀彧,想去遊歷不是曹操的意思,而是她自己想的,甚至,她還沒跟曹操說。
“為何不與丞相說起,反倒跟我先說?”荀彧盯著曹盼問。
曹盼道:“阿爹要是知道我有這樣的念頭,他一定不會同意的。”
荀彧莞爾,曹盼道:“師傅就不一樣了。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吾之惑,吾欲自解,師傅知道,吾之解法於吾大益。”
“你是女兒身。”荀彧說了一句,曹盼接道:“我不想跟眼下的女子一般。當初我拜師傅為師,是想跟師傅學好本事,能夠在我阿爹若是為難我阿孃的時候可以護住她。師傅那日當頭棒喝,讓我想明白了,哪怕我要護著的人不在了,我既然活著,即要掌握自己的命運,為此,我必須不斷地強大。”
“師傅當初收我為徒,這些年你教導我的,皆是為人為政之法,即如此,師傅也覺得我學不錯,那我繼續往這條路走下去,又有何不可?”
荀彧看著曹盼,想到他們的初次見面,曹盼借他而抗衡曹操,他當時縱知曹盼之意,依然還是遂了曹盼,因為曹盼在他眼裡與尋常百姓一般無異,蒙受冤屈,走投無路,只能放手一搏。
他會收曹盼為徒,即因她不因生為曹操之女,權傾天下的丞相千金的身份而失了本心。
一個稚兒尚能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他一個堂堂七尺男兒,還連一個稚兒都不如嗎?
因而,在曹盼的懇求之下,他破例收了曹盼為徒。
之後,竟然連奉孝都都對曹盼動了收徒之心,並且真的收下了曹盼。彼時對曹盼的重視,由原先的三分而增至五分。
在奉孝事事親自為教導曹盼的時候,他依然讓曹盼看書,不解之處問他,而讓曹盼寫讀書的心得。
日複一年,曹盼習慣了他這樣的教導,但他在曹盼讀書的心得裡看得清清楚楚,曹盼在蛻變,從一開始的稚嫩,開始鋒芒畢露,荀彧是心驚的,有一度他遲疑是不是該放棄對曹盼的教導,最終,在曹沖出事之後,荀彧決定對曹盼全心教導。
梅林遇險之事,雖然沒有人細說,荀彧還是能猜到了始末,臨危之時,曹盼將生機給了曹沖,事後曹沖橫死,曹盼心念與曹沖報仇,卻不枉殺旁人,只誅首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