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 根據愛。……
.
幾天後, 林向晚收到了上次電話裡趙文君提到要寄過來的快遞,最新一期新鮮出爐的《中國法學》。
過去大半年的時間裡,她都在忙碌那篇因徐宗立而誕生的論文。
林向晚對自己不太自信, 只想著投一些普通期刊能發表出來就好, 最後決定之前她去問了趙文君的意思,老師狠批她是大材小用!如此完善的體系,甚至還建樹性地以事實為依據論證了一些自己的新觀點,雖是臨時起意, 但林向晚對這刑法學深層次的的研究從本科時就已開始著手,絕不是隨便糊弄出的文章。
文章經《中國法學》錄用的結果出來後,整個法學院都炸開了鍋。
在臨港大學這所綜合性院校裡,研究生期間就拿出一篇一作c刊並不是稀奇事。
但對文科生來說意義又不一樣。
許多文科碩士生的畢業論文都是拆東牆補西牆,儼然一副學術界裁縫的做派,但只要不是嚴重一比一複刻, 老師們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過去, 放過自己也放過他們, 沒指望年輕的碩士們能別出心裁在兩三年裡貢獻點什麼創造性理論, 不隨地立法就不錯了。
院領導喜出望外, 格外豪爽的地批了一筆經費,一層層落下來,到林向晚這裡還剩兩萬的獎金, 打進了她的銀行卡。
有了這篇論文作保障,未來她想申請全國各大高校的博士生都沒什麼大的問題。
但林向晚還是想留下來跟著趙老師幹, 趙文君在國內刑法學界成就非凡,好幾年才有額外招生碩士研究生的名額,林向晚趕了個巧,對趙文君異常感激。
而且, 她和江敘才剛剛穩定下來,也不想再因為別的事情異地。
從快遞站拿到期刊,林向晚蹦蹦跳跳跑回了家,看到江敘正坐在客廳的沙發上看書。
“江敘!”林向晚一腳蹬掉鞋子,跑得差點摔跤,“看這個!當當當當!”
她把自己那篇文章的內頁展示出來。
江敘抬眸彎了唇,聲音很淡:“正在看。”
聞言,林向晚歪頭看向他手裡的書,不似平常的a5大小。
和她手裡這本一模一樣!
“你怎麼知道?!”林向晚驚訝道。
她的這本都是趙老師第一時間給她發過來的,江敘怎麼可能這麼快!
“湊巧看到了。”
江敘低下頭,但已無心看上面的內容。
也確實有點看不懂。
“你特意等著的,對不對?”林向晚彈跳上柔軟的沙發,坐在另一條彎著的小腿上。
她現在學會了打直球,心裡想的什麼都直接說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