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時,他們距離拓跋氏一族的領地很近,按理說拓跋氏屬於雲穹國的臣國,是應該施以援助的。
但是當年的拓跋氏頭領拒不出面援助,甚至連一個向導都沒有派出來。更沒有指出,前方不遠有另一個氏族的埋伏。
結果,古氏夫婦本來已經受了瘴氣之毒,又了埋伏,苦戰之下,二人同生共死,最後雙雙殉國了。
訊息傳回來,古家自然要對此事追查,便恨拓跋氏族不出手援助。
也是因為這件事,拓跋氏才選出了族裡最美的公主雲姬,送入了雲穹國。
而雲姬入宮之時,還帶著她的弟弟拓跋臯。
皇便對古家說,這對姐弟是拓跋一族送來雲穹國的質子。因而,把拓跋臯也留了下來。這件事情也算是暫時壓下來了。
當年拓跋臯才十歲,卻也是一個神勇的少年,對皇也表現的十分忠心。
又過了兩年,有了方家保舉拓跋臯作為少將軍的那封摺子。
當時皇太後是不同意異族之人做雲穹國的將軍的。
但是方家幾代都是太子教成為皇,方家便貴為帝師,說話自然也是有分量的。
加當時拓跋氏雲姬有了身孕,皇便答應雲姬如果她能夠誕下皇子,同意這件事。所以後來拓跋臯做了少將軍。
再之後,方家主動要求教導皇長子,然後便又有了請求皇立滄千澈為皇太子的摺子。
當時皇說皇子年幼,還要再看看,等長大一些再說。
可是當時雲姬感覺到了裕貴人的威脅,因為裕貴人誕下的二皇子只滄千澈小幾天而已。她怕這件事情最後不成,叫方家擬了一份假的聖旨,要想辦法瞞天過海,先讓滄千澈坐這個太子之位再說。
但是當時皇太後意外截獲了那份被寫好之後送入宮的假聖旨,帶著假聖旨去問皇。
結果,卻反而促成了這件事。皇因為心疼雲姬,把這件事一併承擔下來,說是他的口諭,讓雲姬去擬旨的。說完還加蓋了玉璽,這份聖旨也成了真的聖旨了。
可是滄千澈做了皇太子,拓跋氏雲姬卻已經是記恨了皇太後。
加之前拓跋氏一族不施以援手、才導致古將軍夫婦殞命的事情,讓雲姬以為皇太後是故意針對她。
所以,雲姬才暗找了機會,叫方家再次假傳聖旨,把出征在外的古家三將軍也害死了。
皇太後查明真相,把這一切都告知皇。
皇也驚於雲姬竟然這麼大的膽子。畢竟假傳聖旨這件事情一做再做,還害死了古家的三將軍,若是容她鬧騰下去,豈不是都要翻了天?
因而,當時說是裕貴人害死了雲姬,倒不如說是得了皇的授意,默許裕貴人對雲姬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