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中的舉賢不避親嗎?
“阿澤,那咱二大爺,貴庚了?”
韋禹澤算了一下,二大爺其實是爺爺的堂弟,本來他還有三個哥哥的,因為幼年夭折,所以他比較年輕,今年也才六十八歲而已。
“嗯,六席餓歲了。以前村裡誰家辦白系還是紅系,基本上都系找二大爺掌勺滴,他炒菜,好七。”
何清川摸了摸額頭,雖說在農村,沒有退休這樣的說法。
但是六十八歲,基本上也不至於還要出來上班。
不少的老人,要不就是幫忙帶著孫子,在家裡隨便種上一些菜。
當然了,有些閑不住的老人,還會種上兩畝田,夠自家一年吃的穀子。
“二大爺這麼大年紀還要出來做事賺錢嗎?”
韋禹澤自然是明白何清川的意思了,“老婆,二大爺那個人,他閑不住,三個兒子都在城市買了房幾,娶了媳婦,他跟二奶奶想兒子,就跟著一起來了。但系,他們總系撿些紙殼子洗麼的回去,被家裡的兒媳婦嫌棄了。”
“介席在系沒有辦法,兒子就帶著他們來敲系賣東西。像敲系賣肉的檔口,還有一些水産洗麼滴,都系他三個兒幾在賣。二大爺席在沒系幹,他兒幾就給了他一個小電磁爐,讓他準備自家吃的東西。”
“結果,這一炒不要緊,二大爺非要我給他開個炒菜的口幾,剛開洗還幾系炒了算好玩。後面,幾個客人就問他幫不幫忙加工,他一口就答應了,倒系給他幾個兒子開創了一條新的賺錢路子。”
何清川也算是聽明白了。
這老人閑不住的事情,在農村還是很普遍的。
尤其是以前那些經歷過吃不飽飯的老人,更加珍惜這些好日子了。
“那我們今天就去二大爺的檔口?”
韋禹澤點頭,“老婆,還系你懂,我跟你說,他三個兒子炒菜不如二大爺炒的好七。”
何清川跟著韋禹澤到超市的時候,二大爺跟他兒子正熱火朝天地掄著鍋鏟,胳膊都掄冒煙的那種。
不過,基本上還是他兒子在炒。
二大爺大部分時間,只是炒一些簡單的,再做些指導。
但是一看到韋禹澤,二大爺立馬就站起來,“韋家小猴幾,你今天咋有空來介裡呢?”
說著,他隨手就拿了幾個小蔥跟蒜苗,“今天來了就別走了,二大爺給你炒兩個下酒菜,咱爺倆喝兩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