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線所及,客廳靠左的位置擺放著水晶棺,楚小藝平躺在裡面。
趙曉婷負責拍照,低聲嘀咕:“雖然屍表出現腐敗,但雙腿和腹部發現明顯的碾壓傷,撞擊傷在哪兒?”
身旁的小周問:“老大,開棺嗎?”
秋琬徵詢李鶴薇,瞧她點頭,吩咐同事:“開棺。”
兩三位警員忙活一陣,推動棺蓋,開啟密閉的水晶棺。屍體面板接觸空氣的瞬間迅速變色,陶聆戴著手套對其進行初檢。
“大腿,腹部,手腕至前臂處碾壓傷。”她抬手示意,“證物袋取材。”
“曉婷姐,拍照,後腦勺鈍器傷。”
李鶴薇湊近觀察:“什麼鈍器?”
陶聆拿尺子丈量:“接觸面長12厘米,寬7厘米,類似棍棒的東西,連續擊打。”
秋琬疑惑:“不是撞擊傷?”
“不是。”
李鶴薇回憶和沈凝談話的過程,叮囑安妤:“她把楚小藝的內髒儲存在容器中,仔細找一找。”
“好!”
三分鐘後,安妤和何英在臥室角落的米缸底部發現四個玻璃容器,分別儲存肝髒,心髒,腎髒,脾髒等重要器官。
書房的小呂驚呼:“老大,筆記本和照片!”
“拿過來。”
小呂抱著相簿和筆記本跑來,遞給她,秋琬翻看。
照片右上角顯示的日期,2010年點12分,筆記本記錄的解剖時間也是2010年點12分開始檢查屍表。
所有的碾壓傷都和現在的屍表吻合。
“秋姐,需要將遺體帶回去照ct,判斷一下骨折的程度,確定是否車禍導致。”陶聆接過存放內髒的容器,觀察表面,緊接著說,“人體被車輛猛烈撞擊,內髒大概會不同程度受損,但目前看來,靠近碾壓傷的腎髒近端似乎被擠壓,其他器官應該完好。”
“嗯,行。”
秋琬叫來老徐,派人搬運屍體。陶聆把容器裝進大號的證物袋,不能顛簸,只好拎在手中。她退至角落,等待同事收尾,不禁感傷。沈凝當年懷著怎樣的心情解剖母親,又是如何一字一句將過程和細節記錄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