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流直接說:“張老闆,咱倆也算熟人了,你是不是又有事情,想找我幫忙?”
張老闆笑了笑,說:“江大師果然聰明,我今天來找你,確實有件事想找你幫忙。”
江流表示,咱倆啥關係,還用得著拐彎抹角?你直接說就行了,我江流能幫就幫。
張老闆搓了搓手,問:“江大師,你知道今天是什麼日子嗎?”
今天什麼日子?江流還真不知道。古代中國人的平常家庭,沒有收藏掛曆的習慣。想知道今天是幾號,那要去找那算命的,翻一翻老黃曆,才知道離端午還有幾天,離清明還有幾天。
到了民國,樣式精美的掛曆檯曆出現在中國,人們這才有了看日期的習慣。江流之前一是沒錢,二是沒必要,就一直沒給家裡添個掛曆。
江流回答:“我還真不知道今天是幾號,是什麼節日。”
張老闆神秘地說:“江大師啊,今天是七月半。”
七月半,又稱中元節、鬼節。現代人不過中元節,對其瞭解的少,有些糊塗蛋總將其與中秋節混為一談,其實,他倆是兩個不同的日子。
中元節起源於北魏時期,那時道家有種說法,說諸仙中有天官、地官、水官,這三仙合稱“三官大帝”。這三官大帝,就是天帝派到人間的管理員,負責管理人間事物。
其中,天官名為上元一品賜福天官,也叫紫微大帝,是管理皇帝的。地官全稱為中元二品七炁赦罪地官,也叫清虛大帝,是管理鬼怪的。水官則叫下元三品五炁解厄水官,也叫金靈洞陰大帝,負責管理水澤。
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惡厄。這仨神仙負責管理人間,也得及時上天庭給天帝彙報工作,搞一年總結。每年的正月十五,天官去彙報工作,這天是上元。七月十五,地官彙報工作,這天是中元。十月十五,水官彙報工作,這天是下元。
中元節,就是地官離開地府,去天庭做報告的日子。按理說,這地官搞彙報,人為何要過節呢?其實呢,這個中元節,不是人的節日,而是鬼的節日。
這地官管理鬼怪,一年來井然有序。地官什麼都好,就是有個壞習慣。這地官,外出不關門的。
地官離開地府,開啟鬼門,前往天庭,一天不能回來。地府的鬼怪們見鬼門大開,紛紛離開地府,享受人間的美好,瘋玩一天。
大部分鬼怪都能在地官之前返回地府,但有的鬼貪玩忘記了時間,晚地官一步。地官回來後,就把門關上,而貪玩的鬼被擋在鬼門關前,回不去地府,成了孤魂野鬼。
因為是鬼過的節日,中元節又稱“鬼節”。活人們要做的事情,就是在家裡做頓自己先人喜歡吃的飯菜,供給先人。
有些人搬家了,怕逝者找不到自己,便疊一個紙船,上面放些吃的和木牌,木牌上再寫上逝者的名字。隨後,人們把紙船放入河裡,使其隨河漂流。
還有些地方,喜歡在中元節這晚,戴上怪異面具,遊玩夜市。江流是不敢參加這種活動,在這活動裡,遇到的是人是鬼都說不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