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武俠修真>藍瑰> 第231章 佩潔對林震雄漸生好感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31章 佩潔對林震雄漸生好感

“在自然體系層面領域的世界裡,無論什麼事物都是可以追溯一個原因的,這原因追到盡頭就剩下一個最初原因,即第一原因。第一原因是一切原因的總和,當然也就是一切結果的始作俑者,肇始與發軔……第一原因最大的特點就是它無法被認識,如果有誰能認識它,那這個認識者只能是第一原因本身……假如你能認識它,你自己就是第一原因本身。假如你明白自己不是第一原因本身,那你就不可能認識它……基於這個特點,自然體系,宇宙體系自身不是第一原因。因為自然體系,宇宙體系無法認識它自身,它們沒有認識自己的能力。因此必須要有一個在它們之前的具有認識能力的且洞悉它們存在原因與秘密的在者,才能充當第一原因。因此人類作為一種自然體系內的存在,又站在自然體系的層面,因此是無法追問第一原因的,它只能追問除第一原因之外的其它原因……”佩潔說道。

“那你認為第一原因是誰呢……?”林震雄問道。

“上帝……”佩潔說道。

“那依據因果關係,我必然要問上帝的父親是誰?或者誰創造了上帝?而且這種問法是無限綿延迴圈,沒有終止和盡頭的……可以想象,你是無法給出最終的答案的……”林震雄說道。

“那我又問你,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呢……?”佩潔說道。

“你這問題也是一個陷阱和死迴圈啊……沒有蛋怎麼會孵化出雞呢?可沒有雞又怎麼會下出蛋呢……?”林震雄說道。

“這就象我們前面討論的有限還是無限的問題一樣,無論選擇哪一面它都能成立,無論選擇哪一面它又都有弊病,可真相只有一個,且不能有弊病,因此真相根本就不在我們的討論範圍內,我們的認識能力不能抵達真相……這實際上就宣告了我們根本就沒有討論真相的能力。因此我們當知道我們的追問必定是有侷限的,不可能抵達第一因。這就是我前面談到的人類站在自然體系的層面是無法追問超越自然體系的第一因的……因此當你問上帝的父親是誰時,第一你是站在自然體系的層面上追問,第二你是在用自然性的方式方法手段和規律追問,亦即是在用自然科學理性與理智的方式方法手段和規律在追問,而這種追問只能侷限和適用於追問自然體系層面領域世界範圍的本身,而不適用於也無法追問超越自然體系層面範圍之外的自有永有恆在的第一因……因此當你以自然性的方式方法規律去追問超自然性的上帝時,這種追問是失效的……父親這個概念,以及母親這個概念,都只是自然性體系層面領域世界範圍內的概念,當你使用這些自然性層面範圍內的概念時,你如何可以將它們以人為本以自然為本以我為主地套用在超自然性層面範圍的上帝身上呢……?這是一種理性的僭越,僭替,狂妄與自負啊……”佩潔說道。

“那麼關於上帝為什麼對現實人間很無辜者的苦難,傷痛,疾病,不幸,悲慘,絕望等等也見死不救,撒手不管的情形與問題難道說也是人類的一種理性的狂妄和自負嗎……?你對此又作何解釋……?”林震雄說道。

“同樣是一種以人為本以我為主的理性的狂妄與自負……上帝可以滿足人,也可以不滿足人,那是袘的自由與權利……因此當袘基於袘的某種目的而決定不插手自然體系和人間世界時,人也不可能改變袘的決定……自然體系和人間世界在上帝手中一次成型便不會再有改變。倘若變來變去,修修補補的又怎麼符合上帝的完美性和原初的動機……?又怎麼達到和實現上帝初衷的目的……?所以我們看到的自然體系的世界的規律總是始終如一地運轉著,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不是說你今天需要雨它就給你下雨,你今天不需要風它就不給你颳風……自然體系如此,處於自然體系中的人間世界就更是如此……它只會照一種上帝在設計之初就給定的鐵律繼續運轉下去……直至上帝決定終止這場設計之初的目的為止……人以自然體系層面的平凡之身及思維特點去要求超自然體系層面的上帝,本身就是一種理性的僭越,自大,狂妄與自負……在自然體系層面更可靠的能拯救人的苦難,傷痛,疾病,不幸,悲慘與絕望的東西,必然還是自然性的方式方法手段與規律,亦即自然性的科學,邏輯,理性,理智的方式方法手段與規律。其實所謂的開放,公平,公正等等也是一種符合和基於理性理智的東西,並非單單只是基於人性的愛善良知……人與其去要求上帝來插手干預自然體系層面的人間,還不如依靠自己的自然體系層面內的科學,邏輯,理性,理智,以及遵照上帝信仰所要求人的個體自由,權利,公平,公正,愛善,悲憫,良知等原則去忠實地踐行執行……你信或者不信上帝,愛或者恨上帝,你的侷限,未知,斷裂,欠然,裂傷,悖逆狀況都照樣依然存在……而只要這些存在,上帝的信仰也就始終存在的……你就算抱怨一陣,牢騷一陣,憤恨一陣,絕望一陣,你最終還是有信仰袘,呼喚它的內在根本需要……”佩潔說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不過從唯物論出發,這道理也講得通,打得通……但這有個前提,就是人不能要求自己的侷限,未知,斷裂,破碎,欠然,裂傷,悖逆的狀態一定要得到最終的解決,不能假設宇宙的存在必須要有一個之相對應相匹配的精神性說明……宇宙的存在固然是有一個原因的,固然是可以對之進行精神性說明與表達的,但這一情形不一定需要必須存在……也就是說理論上有這種精神性說明與表達的可能,但實際上卻不會產生……實際產生的精神現象也可能就是物質運動的能量轉化及化合效應的一種附屬作用,即一場短暫的精神幻影……你固然可以說我這是在用自然體系層面內的科學理性的經驗,方式,方法,手段,路數,途徑與規律去解釋超自然體系層面內的情形,但我也同樣可以質疑你所謂的超自然的體系層面領域世界是否真的存在……?你總不能把我這種懷疑的權利也取消了吧……?其實同樣的話我也可以對唯物主義無神論者說……質疑他們所說的人靈精神乃是不能脫離物質而單獨存在的,它只是物質的一種附屬的能量與化合的效應和現象,它只是一場短暫的虛幻過程……簡單說就是我對二者都懷疑但同時又覺得它們都有各自講得通打得通的道理,因而我的精神常常是分裂的,不知道偏向哪個好……?”林震難說道。

“你果然是個疑慮重重的理性的懷疑主義者……”佩潔說道。

“但其實我也是可以粘合此截然相反的二者的……二者都可為我所用……當我偏向唯物無神論時,我得到的結論就是一切皆空,因此就象佛家所說的那樣,其實一切都是可以放下的,反正都是空,我糾結一陣又有什麼用呢……?所以我當活得儘可能灑脫一點,豁達一些……當我偏向上帝信仰時,我得到的結論就是此生的一切痛苦都是罪的承負……唯有悔罪贖罪,方可罪得得抵消,清還,方可脫苦脫痛甚至獲得靈魂的拯救與永生……”林震雄說道。

“前者儘管逍遙亦可脫痛脫苦,後者則必須承負起罪的痛苦並悔罪贖罪才能脫痛脫苦。也就是前者可以不需要堅守並履行道德就可以脫痛脫苦,後者則必須要堅守並履行完道德才可以脫痛脫苦。我們姑且暫時不說在終極真相上究竟誰對難錯的問題,只說對於一個社會的道德化的實現與幫助,究竟哪一個的作用更大一些呢?無疑是後者,對不對?所以就一個社會理當應該追求和實現道德化來說,我們也理當應該選擇後者。再者,既然終極真相只有一個,你卻兩個都選又兩個都懷疑地使自己始終處於一種精神分裂狀態,這恐怕也未必就是一種好的情形……一個人終極信仰的選擇不定下來,那麼他的觀念秩序就無法形成和建立,那麼他的生活方向,生活原則與態度也就不明確,也就是怎麼都行,沒有原則沒有立場,唯有隨機性,投機性和詭辯的自圓其說的自我最終解釋性……更為致命的是倘若你相信人靈精神的本質是一場空幻,虛無和幻影的話,你的內心無疑是絕望和黑暗的……相反則是希望和光明的……人的現世進取心和生活態度將由此而變得迥然有異,截然不同……至於佛家所說的僅憑在自然體系層面範圍的世界內寂滅意念而不需要承苦負痛,悔罪贖罪,祈禱以及超自然體系層面的上帝的出手拯救就可以獲得永生永在,恆有恆在,自有永有……則本身就是一個令人生疑的說法,因為所謂永生永在恆有恆在自有永有是一個不需要原因的自由存在,而自然體系本身就是一個需要原因和有原因的存在,自然體系中的我同樣是如此,因此它怎麼可能以自然體系中的規律方式方法和手段,諸如打坐也好,靜修也好,冥想也好,煉丹也好,去完成自身的超自然體系的華麗轉身和質的兌變呢……?當然打坐靜修於人的身心和靈魄的澄明清淨是很有好處的,亦有助於人不被一些亂花漸欲迷人眼的現象所迷惑,甚至也有得救的可能與希望……但那得救絕非是自己走回原初的真我本我就自然得救了,而還是應該是一個超自然體系層面的更大的在者的出手……”佩潔說道。

“公主見解深刻,嚴密又較真啊……”林震雄感嘆道。

“你別一味地只知道誇我了……還是誇誇你自己吧……你能敢於坦白自己黑暗透頂的真實,能夠勇於承認自己的封閉就是形成自己內心世界的專制的原因這一點,實屬難能可貴……至少你敢於自我批判,鞭撻,撕破面紗,承認錯誤……因而也有心存悔意,期待改正,暢開心扉,開放自己心胸與內心世界的意思……說明你為了走出自己內心的黑暗和專制,願意去擁抱開放的世界……我很好奇你的這種心路歷程的變化是怎麼發生的……?”佩潔說道。

“我一直以來都是一個極其自相矛盾的人,一方面自己的內心極其專制卻又非常討厭和憎恨他人的專制……一方面嚮往開放和自由一方面卻又常常把自己的心靈壓縮在一個極其封閉和缺乏自由的環境中。我心中的理想世界與安全感竟然要由一個個缺乏自由與極其封閉的有著一定等級體系的大家庭似的集體的溫暖懷抱和港灣來提供……離開了這個封閉的等級的大家庭的集體的溫暖港灣和懷抱,我彷彿就失去了一種心靈的依賴和倚靠,而變得空空洞洞,夜難入眠,沒有抓拿,茫無邊際……我不斷地在將自己的內心向內壓縮,而不是在向外開放,擴張和延伸……”林震雄說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向外開放,擴張與伸延的心是一顆拒絕封閉的心,拒絕等級的心,拒絕地位不同的大家庭大集體的溫暖懷抱與港灣的心……它的世界裡不該去劃分自己人還是非自己人,它並不會執衷去專門聚集一些具有相同愛好,性情甚至價值觀念的人組成小團體,而是敞開心胸和懷抱去接納包容與自己相差異相分歧相沖突相對抗的一切人,甚至是將自己的羔羊之心投入到狼群獅群的懷抱……它要面對的終極關懷乃是來自上帝而不是來自某一位大家庭中的家長或大集體中的首領以及周圍具有不同高低等級的父母兄弟父老鄉親和戰友們……所以它在黑夜裡要把自己的心交託給上帝而不是交託給家長,首領和父母兄弟父老鄉親以及各不同等級的戰友們……家長首領父母兄弟父老鄉親戰友們都終將性屬虛無,百年以後伸手一摸,什麼都沒有……唯有上帝依然永在。是故,當我們要追求那自有永有的恆在永在時,我們只能將自己的心交託給上帝,而這需要慢慢地習慣著從那些封閉的大家庭大集體的溫暖懷抱和港灣中走出來……這是一個自我心靈撕裂和陣痛的過程,但我們必須學會將我們的心靈在黑夜裡只面對上帝一個在者入睡……而逐漸掙脫大家庭和大集體封閉之域……哪怕低處有溫暖高處卻不勝寒……”佩潔說道。

“佩潔公主真正是實在太瞭解我內心深處的東西了……彷彿我的內心已被你窺透……”林震雄說道。

“哪裡哪裡,誇大了……”佩潔說道。不過當林震雄剛才說完那些話時,自己的內心竟然有些被觸動……甚至對他產生了些許好感……

她覺得林震雄那被遮蔽起來的黑暗內心中的天使一面與他魔鬼的一面一樣地真實,強烈……他既是天使中的魔鬼,也是魔鬼中的天使……看來自己原來對他還是有些誤解了……總之,他比自己原本想象中的還是要更好一些……與自己的價值觀念的確也還是有頗多相似之處的,與自己的理念實踐還是合拍的,同構的……是自己的理想實踐可以倚靠和結盟的物件……自己倘若與他聯手,對抗洪氏利益集團,未必就一點機會和希望都沒有……自己要報大仇,目前除了他又有誰更可寄望和倚靠呢……?想到這裡,佩潔心裡有了一些主張,便又繼續問林震雄道:

“你說你要做結束這一切專制制度的最後一個專制者,那麼你覺得要給束這一切的專制制度,究竟先該從何處做起?是先該去直接去推動制度變革還是先該從培養民眾百姓的反對專制的觀念秩序和民情基礎做起……?而你又該如何去應對來自持反對聲音的既得利益集團的挑戰……?”

“我覺得雙管齊下吧……不過我會讓這一切在暗中執行的,這點還請佩潔公主放心……”林震雄說道。

“專制的終結究竟基於制度的改變還是觀念與文化的改變?抑或僅僅只是扶植獨立自由的商業團體與經濟利益團體的成長……?我現在的認為是最難最漫長的就是選擇從觀念與文化的改變做起……當然不是說這個事情不值得做,而是它不是真正高效的決定性作用與因素,用制度變革去推動商業經濟的發展,培養扶植其利益團體的成長,可能才是一個真正具有實效的決定性作用與因素。一旦商業經濟利益團體壯大,便有了與專制勢力抗衡的經濟基礎。他們的利益訴求必然會與專制集團發生衝突,而專制集團的那套專制性的經濟管理模式也必然會阻礙他們經濟利益發展的需求……同時也會阻礙整個社會的經濟發展的突破瓶頸,步入正軌……最終拖垮專制集團的將正是這股力量……也就是經濟的高速發展勢頭一旦起來且不可逆轉,就必得要反向逼迫專制集團順應大勢潮流,結束其專制統治與管理模式……所以我們當下要邁出的實質性的一步就應該是要暗中大力扶植,培養和推動碧天境內的商業經濟的發展及利益團體的成長……”佩潔說道。她顯然是想把自己曾經在西明津實踐過的那一套經驗做法再複製在碧天國身上……不過她也會吸取自己曾經失敗的教訓,那就是如何防範在商業經濟開始成長髮展壯大以後專制統治集團利益集團的觸手可能會趁機伸入掌握把控主宰和壟斷的情形……

“佩潔公主所言極是,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仇敵,只有共同的利益。一旦經濟利益進入大眾化,普遍化,這股勢頭和聲浪就是難以扼阻的……只有經濟利益眾人共同的愛好,只有經濟利益才會牽動每一個人的心,拉動每一個人的神經,把大家共同團結在一個旗幟下,共同向專制統治既得利益集團的嚴重不公發難……”林震雄說道。

佩潔讚許地衝他點點頭……林震雄頓然感到在不經意之間他與佩潔公主之間的距離在縮短,瞭解再加深,內心油然而喜不自勝……便對佩潔說道:

“我跟著就開始秘密召見相關人員暗中展開這些事務的實施和行進……”

喜歡藍瑰請大家收藏:()藍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