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武俠修真>藍瑰> 第215章 雲周洪的爭論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15章 雲周洪的爭論

“人們要過好日子啊,民眾百姓圖的是什麼呀?是實際是生活的改善呀……你談的那些靈魂得救的信心對人們過好日子,對民眾百姓的現實生活希望有什麼實實在在的幫助呀……?那是人將要死去時才談的問題……那現在人們活著的時候你總不能對他們具體生活所需要那些東西避而不談吧……所以拜託你在談靈魂得救的同時,也多談談人們現實生活中具體需要的那些能夠改變現實生活的水準與質量的東西吧……我的看法還是,咱們還得更加務實一點。其實很多純粹理論的東西我們並不能是說得很清楚的……這些東西在我看來實在是有點虛無飄緲的……但是我們現實生活質量與水準的好壞,卻是一眼就能看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放著這些實實在在的東西不管,卻要去追求哪些虛無縹緲的天國理想,實在是有點本末倒置……我看我們還是應該回到現實,回到人間,多談談怎樣才能改變和提高民眾百姓生活水平的問題……”周運籌說道。

“那你關於這方面的的具體見解是什麼呢……?”飛龍問道。

“我認為既然理論上的東西很玄,人人都說不太清楚,那就不如以事實為基準,拋開那些空洞理論的糾纏,以現實生活的具體改進和提高為準繩,怎樣能夠提高這些東西,我們就怎樣幹……除了能夠提供現實生活水準的東西,其他一切都是虛的……”周運籌說道。

“這也太務實,太急功近利了吧……?如此一來,道德原則還講不講呢……?”飛龍說道。

“我個人的理解就是,多談實幹,少談道德原則那些東西……這些東西,歷朝歷代難道談得還少嗎?結果呢?又怎樣啊?反而是適得其反啊……道德只有建立在現實生活的實際提高上才是有效的,只有建立在市場關係中才是穩妥的。離開了這些東西來講道德實在是在空談玄講,根基不牢,蒼白無力呀……我以為我們需要的道德,不是一種高高在上不可觸及的道德,而是一種實實在在的隨時可以觸控到的道德。你說呢?”周運籌說道。

“在這個問題上,我還是要堅持我自己原有的固有的看法,就是若人的觀念秩序若不先行立起來,則這種只求效率的實用主義與實幹精神同樣會把民眾百姓帶入到一個道德秩序混亂的唯利是圖中……經濟可能是發展起來了,道德卻也可能墮落了……物質富足可能是提高了,生活品質卻可能是下降了……而且所創造出來的財富究竟是歸誰所有呢?是歸那些不講道德原則的投機者所有呢還是歸那些大權在握的人們所有呢?那些成天都在辛苦勞作的民眾百姓的份額又在哪裡呢……?這些問題必須先要得到明確和解答才能來談發展。總之,一個道德的公平公正與自由的競爭大原則必須首先要確立起來……而這些都首先要依賴民眾百姓自身的道德觀念秩序的確立,也就是大家都得先要有一個共同的道德信仰,這個信仰必須是要發自內心真實的,而不是空洞說教與強行灌輸的那一套……我們從前歷朝歷代所談的道德並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他們的錯誤固然在於談高高在上,不可觸及的道德大於談實實在在隨時可以觸控到的道德,但也更在於他們言語上談的那些東西,卻又在實際上不去執行與體現那些東西,這才是我們談道德失敗的關鍵。為什麼會如此呢……?還不是因為我們缺乏源自上帝信仰觀念秩序上的那些東西……我們的信仰實際是一個投機的信仰,我們的道德實際是一個投機的道德,所以當我們談信仰的時候,總是難以避免會偏向一個投機性的實用。我們的信仰不是發軔自靈魂,而是來源於現實功利實用。現實功利實用一旦被抬高到至高無上的位置,投機也就會成為必然法則,道德也就會成其為附屬與附庸……所以必須要明確道德在先實用在後的原則,而這一點又只有來自靈魂的信仰才可以做到和辦到……當我們沒有靈魂的信仰的時候,想要去做到道德與實用並駕齊驅就會非常的艱難。你固然可以說人人都有發自內心天然的道德良知呀,不需要有什麼靈魂信仰也知道一個做事公平公正的原則呀……但我要告訴你,就像《聖經》中所說的那樣,你們的心固然是那樣想的,但肉體卻軟弱了。就是你也知道公道固然是好的,但你因著自利的需要,卻未必會那樣去做……因為你心中沒有一個高懸於你頭頂上的星空,沒有個高懸於那星空之上的絕對的道德律令,沒有一個高懸於你之上的上帝,來從你的內心深處約束你……你凡事就總是會難免由著自己,以自己內心的真實需要為第一基準和前提……”飛龍說道。

“可這就是我們的文化傳統與精神心靈的路徑依賴呀……千年以上之久了,能用其他的東西取代得了嗎……?能用上帝信仰的東西取代得了嗎……?不可能呀。就算能夠阻斷我們自己固有的傳統文化,而開始全面推行上帝的信仰,那也得要再有一個千年之久的時間才可能將那套能與西方人真正匹配的觀念秩序建立起來呀……而我們等得到那麼長的時間嗎……?更何況我們自己固有的傳統文化的對我們的影響作用,基因作用和遺傳作用等等又怎麼能阻斷得了呢……?難道說我們沒有先行建立上帝信仰的觀念秩序就不能開始我們的發展歷程嗎……?我倒是覺得一個人即便有了上帝信仰也未必就一定能從自己的內心裡約束自己……因此何須一定要先樹立起上帝信仰的觀念秩序,只要我們的制度具有正反制衡的功能,具有對權力時刻保持真正的制衡作用和監督約束作用的功能,關於你所談的在市場中道德失效與道德畸變癌變這些問題也就自然迎刃而解了……”周運籌說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我認同你的說法,那正是我曾經所談過的兩個制衡中的一個,即外在相互的制衡,剛才我談的是內在自我的制衡。我甚至承認,在這兩個制衡當中,若論真正的實際效用,外在相互制衡的作用無疑是大於內在自我制衡的。但你也不能否認內在自我制衡的作用效果就一點也沒有……我曾說過,即便是有著虔誠的上帝信仰與觀念秩序的基督徒,一旦在掌握這人世間絕對的全無制衡的權力以後,也會必然性地走向腐化,腐壞與墮落……這是對人性普遍適用的規律……當然也不排除有極為少見的鳳毛麟角的人也有例外,但因其特殊而不具有人性的普遍情形與普適規律,因而就不會對社會的整體性有什麼指導意義……如果一定要用非普世性,非普適性,非普遍性的特殊罕有個例來指導社會整體和眾生,那反而會釀成普遍的勉強,違心,虛偽,不幸與遭難……好比說一個人僅僅只是為了叩問極價值的真相就敢於主動赴死去親自見證……而普遍的絕大多數的人都不敢也不會這麼做的……如果我們要用他的特例來指導眾生,指導社會整體,結果可想而知……同樣,如果我們因為一個人即使在獲得無制衡的絕對權力時也沒有走向腐壞與墮落這一極為罕有的特殊個例現象來指導和套用在眾生身上,來指導和套用在整個社會整體身上,其結果也是可想而知的……所以特殊個例和普遍適用這兩個概念範疇我們一定要劃清其界線,不能混為一談。個例的歸個例,特殊的歸特殊,普遍的歸普遍,普適的歸普適。當我們在談一個公共社會的治理時,我其實就是在談一個普遍性普適性的問題,這時我們就不能用那種極為少見罕有的特殊個例現象與情形來指導和套用在一個公共社會的治理問題上……”飛龍說道。

“這個看法我贊同。因此我們每一個人就都不該把自己個體特殊的理解認識用來指導和套用在一個社會整體和公眾的層面上……每人的思想與理解能力都是千差萬別的,你的那套個體自我見解只屬於你個體的特殊性,不屬於公眾與整體的普遍普適的交叉共識與普世價值……”周運籌說道。

“但你也不能因此而一棍子打死個體特殊之人的理解認識的作用與價值,以及它對整個社會整體及公眾的某些影響……總之我們不能過於片面化,絕對化,單一化來看問題,來理解分析,而應該普遍聯絡和相互作用地來看問題……”飛龍說道。

“不過我還想要談的問題是,儒生也好,道者也好,佛士也好,基督徒也好,還是其他各門各派的學究也好,你們都可以統稱為書生,文人,知識人……你們這群人放著關鍵的要害問題不談,即權力的正反制衡與監督約束不談,反而大談你們的什麼理論建構,信仰的樹立,觀念秩序的確立等等……這些東西能改變民眾百姓普遍的貧困,生活的艱辛嗎?對改變我們當前的這些弊病叢生的社會現狀有用嗎?只不過都是些純個人的精神理解,遨遊與偏好罷了,還想用來改變和武裝別人的頭腦……說穿了還是柿子按著軟的捏,真正堅硬的地方,其實你們不少人都看得一清二楚,但就是不敢去碰,所以說你們這群書生書呆子還有什麼用呢?成天牛皮烘烘的,以為自己不得了,其實呢,討論的都是些無效命題,無用話題……不過是在浪費時間,不過是躲在你們的書房裡自我臆想,空幻,戰鬥,以及自我精神勝利和隔靴搔癢罷了……和那以遊戲,演戲為樂,從遊戲,演戲的摸擬戰鬥和戲仿戰鬥中取勝中來獲得滿足感補償感和自我安慰感價值感成就感的人又有什麼區別……?知識人中若有敢於站出來為實踐自己的理想與信念而勇然赴難和犧牲的,那才是民族的真脊樑,才是人中之龍,人中之鳳……正如你和你的夫人,就可堪這個稱號……至於其他的那些儒生學究,恕我直言,只不過就是一個個狡猾的見風使舵的投機者與奴才而已……”周運籌說道。

“不過這本也不算什麼,畢竟人性天生難免自私,難免膽怯,難免怕死嘛……我有時候也是難免會有這種情形的……”飛龍說道。

“但你也就該承認這一點呀,承認自己的自私,膽怯和怕死呀……為什麼還非得要裝出一副牛皮烘烘的好象自己已經是頂天立地了的樣子呢……?”周運籌說道。

“因為人有時候的確就是那種感受啊……原諒他們吧,也理解自己吧……”飛龍說道。

“然而敢於站出來幹實事的儒生和學究們也確實太少了……這常常使我感到莫名的哀傷和憂傷……人們太珍惜自己身上的羽毛卻還要在那兒裝模作樣地無恥地喧嚷與叫囂……倘若有更多的人願意站出來,也不會目前這個樣子……”周運籌說道。

“或者這種現實就是所謂的人性普遍性與普適性吧,我們又能強求什麼呢?而我們恰好正是被自己不幸言中的那個罕有的特殊個例的人,屬非普遍普適現象……因此我們若要要求更多的人來效仿我們,其實就已經犯了要把我們自己特殊個例性用來去指導和套用在人們的普遍普適性上,去對他們形成干預和苛求的錯誤……我們無權對他們這麼要求……所以讓他們遂著自己的心意在這世俗現實人間中去繼續生活下去吧……我們生來有著與他們不一樣的人生宿命,我們理當要為一些精神性的原則堅守和理想追求而犧牲掉自己的性命的……然而究竟誰的最終命運會更好一些呢?也許只有上帝才知道……”飛龍說道。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也許是吧……我覺得我們的命運就是作為一個武士的命運,我們人生就是作為一個武士的人生,雖然我們真心喜好的卻是那舞文弄墨那套……武士雖然也是為人效命,替人辦事為生,但卻也有自己的原則,不可動搖和破壞的原則,一旦動搖和破壞了,就不配再作武士……所以武士常常會在現實中生活得很糾結,很掙扎,很艱難,很痛苦……為了養家餬口,有時也不得不為五斗而折腰,然而過內心也充滿自責,痛悔,自罪的痛苦……是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家人和孩子們一個個悽慘地死去……還是謹守住自己信仰與道德的原則絕不動搖……?這是個問題……”周運籌說道。

“你們的精彩話和見解令我佩服且陶醉,我並不一個頭腦古板的人,所以特別地欣賞你們那些智慧且率真率性的話語。而且我也完全可以幫助到你們實現那些宏圖大願……不就是要改善和提高民眾百姓的現實生活水準與質量嗎?不就是他們都吃得起飯不至於被餓死嗎?不就是要他們都變得富裕起來和口袋裡的銀子鼓脹起來嗎?其實這也是我的想法啊……我即便再愚笨,也懂得這樣一個道理,如果我們的統轄與治理能讓民眾百姓越來越富有,越來越生活無虞衣食無憂,那麼我們的政權就會越來越穩定,越來越夯實,越來越堅固……反之,如果我們的統轄與治理讓民眾越來越貧窮,越來越生無著衣食擔擾,那麼我們的政權就會越來越不穩定,越來越動搖,越來越危險……所以我為什麼又要處處與民眾百姓的真心所想所願和利益需求作對呢……?我何必要去做那對自己不利和無益的事情呢……?所以只要你們肯跟從我,我給你們最大的權利,成為我特命欽官,放膽去做,放膽去實現私完成你們宏圖大願……甚至連國君,太子,國師,太傅,大學士等等也干預和阻止不了你們,你們只對我負責……”洪亦珍對二人說道。

“只可惜我們的理念與目的根本就不一樣……我們那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民眾百姓成為這個國家與我們一樣的人人平等的公民,真正的國家的主人……並依據眾公民的共議與共識來行公有事務的管理,規劃,治理和發展……而你那樣做目的只不過是為了讓你們洪氏家族及其利益集團的統治的穩固與長久,而並不希望民眾百姓成為與你們一樣平等的公民,而仍然永遠是你們是主人,他們是奴僕……”周運籌說道。

“什麼理念不理念的?都是玄談虛言和僵化死板的理論東西啊……不管你談什麼樣的理念都不能脫離民眾百姓要吃飽飯吧?要過上好生活吧?要富裕和有錢吧?要物質豐富和應有盡有吧……?讓民眾百姓吃飽飯過上好生活物質保障豐足就是我們最大的理念,讓民眾百姓越來越有錢越來越富裕生活品質越來越提高就是我們最大的目的……”洪亦珍說道。

“然而並沒有什麼作用……即便你真的做到了那些以為就能打動民眾百姓的心了嗎?以為就能讓他們心甘情願矢志不渝地擁戴支援你們到永遠了嗎?你當民眾百姓是機器還是牲口……?以為只要給足他們能量,餵飽他們飯,他們就不鬧意見了……?就歸心服法地安然接受你們這些主人的統治和奴役了……?他們是有生靈之氣的人啊,是受上帝所造之人的大寫的人啊,是被吹進了上帝的氣息的靈性之人啊,是精神性和靈魂性的生命啊……因此他們首要當先的是要有精神性靈魂性的個體受造尊嚴,個體獨立性,個體自由性,個體天賦權利享有性……藉此,他們必須要成為真正的主人,公民,而不是奴僕,而不是隻要吃飽飯就再無更多自由精神性表達,滿足與追求的物質人,空心人,軀殼人,行屍走肉人……更何況按你們目前這個與自然之律處處作對的搞法,你以為你真的能做到你所說的那些東西嗎?真的能讓民眾百姓越越有錢,越來越富有,越來越生活品質不斷提高且社會的貧富懸殊又較小,人人均富程度又較高嗎……?我表示懷疑……因為根本問題始終還是在於權力並沒有受到真正的制衡監督約束……這樣,不管民眾百姓再創造再多的財富,也會必然地不可避免地要大量流入權力者的腰包,從而繼續書寫著權家通贏權家通吃的永恆神話……而社會的貧富懸殊與不公平不公正的程度也必將因此而必然地不可避免地會越拉越大……”飛龍說道。

“不要一味地以為專權就全是壞,分權與均權就全是好……有些偉大的成就,貢獻與功績,若沒專權的保護和支撐,恐怕並不一定就能成其為現實……這象我們今天這個昭京城與那北面的碧京城,倘若沒有專制權力的支撐,驅使和確保,是定然造不出今天看到的這樣氣勢磅礴,巨闊恢宏,層殿疊宇,高臺深階,震撼人心的……人們都沉醉,迷戀和讚歎於這樣的雄偉,壯麗,恢宏,卻忘了當初構思並下令要建造它的專制極權和獨裁者的功勞……”洪亦珍說道。

喜歡藍瑰請大家收藏:()藍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