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電影關系重大,公司會議上指定了崔家望親自監督本片的拍攝工作,他便時常地過來探望。
“我們正在談論男女主角的感情定位。”寒暄一陣,陳華遙說:“崔董對娛樂圈的嗅覺向來靈敏,不如也來給點看法吧。”
崔家望笑道:“有柏先生和陳教授在,我怎麼會班門弄斧呢。你們聊你們的,我就在旁邊隨便看看。”說著自顧自搬過一張板凳坐下,翻開那幾本冊子看了起來。
冊子裡五顏六色花花綠綠全是美女照片,陳華遙一時被吸引去大部分興趣,聊劇情的興頭就消失了,湊過頭去觀看。
崔家望笑笑,解釋道:“這是沈幽桐昨天為《浮華週刊》拍的照片,送到我這裡審查。不妨你們也來看看。”分別遞了兩本冊子給陳華遙和柏幽城。
“浮華週刊?”陳華遙翻了翻冊子。
《浮華》是國際一線的都市時尚雜志,就像《時代週刊》是美國影響最大的新聞週刊一樣,《浮華》在時尚界的地位首屈一指。由圓湖工業電子傳媒集團創辦,每期發行量在一百二十萬冊以上,海外還發行了日文版、韓文版、英文版、法文版以及阿拉伯文版。
《浮華》定位於個性、前衛、實用、時尚,不以年齡和性別劃分讀者,第一時間傳遞國內外最流行的服飾、飲食、美容化妝、文化理念、汽車、運動、生活方式等資訊,引導大象京都市文化圈流行趨勢,深受海內外讀者歡迎。
對於娛,這是一塊不容忽視的陣地,有不少明星以登上《浮華週刊》封面為榮,甚至有甘願獻身果露的,有自願接受潛規則的,有給編輯記者送錢送物的。而《浮華》主創人員創辦雜志的態度嚴謹,寧缺毋濫,主要以最當紅最有影響力的明星為封面主打。
換句話說,誰登上了浮華週刊的封面,也就相當於承認他在娛樂圈的地位。柏幽城當紅二十年,已經榮登過七次浮華週刊的封面,後來由於讀者審美疲勞,已決定不再為該雜志拍攝寫真。
沈幽桐新出專輯《進入兩個秋天》大賣,影響力波及歐美日韓,格萊美獎拿到手軟,乃是去年下半年最具熱度的女星。浮華週刊選擇她,乃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內。
鑒於沈幽桐太過大牌,檔期太忙,浮華雜志主編和園湖工業老闆親自跑來拉關系,洽談了許久,這才獲得公司高層首肯,並於昨天延請國際頂級攝影師為沈幽桐拍攝了十餘套寫真,總計三千多張照片。
雜志編輯再嚴格把關,精挑細選其中三百張照片送交月球公司審查。屆時刊登在雜志上的寫真,將由這三百張照片選出。其中封面一張,封底一張,內頁六張以及附贈沈幽桐寫真集四十二張。
為了方便閱覽,雜志方將三百張照片印製在精美的冊子上,全綵頁銅版紙,分別送交沈幽桐本人、經紀人、月球公司領導、文化局相關領導等審閱,只有少少三十份印刷量,做成這個樣子不知耗費多大成本。要是流傳出去,只怕歌迷要為之搶破了腦袋。
陳華遙粗略一翻,幾乎看花了眼睛。沒接觸過時尚圈子的土老帽當真想不到照片有這麼樣拍的。
第一組寫真題為“寂靜的秋色”,冊子裡沈幽桐身著素色長裙徜徉在落滿楓葉的林蔭小道,背景選用暖色調設計,紅楓葉灑落,枝葉鋪滿整個畫面。而穿著白色長裙的她在畫面中十分突出明顯,宛若從仙境降落凡塵的仙子,美輪美奐,清純到了骨子。
第二組寫真叫做“迷夢”,這裡的風格為之一變。沈幽桐躺在玫瑰花海裡朝鏡頭微笑,豔麗而妖媚,動人心絃。
為襯託沈幽桐的大牌巨星身份和寫真的震撼力,主辦方採購數千朵真正的玫瑰花,沒有一朵出自工廠製造的廉價塑膠花。在六千四百萬畫素的超高畫質鏡頭下,真正的玫瑰花也顯示了本身應有的魔力,花瓣明麗,滴落在上面的水珠晶瑩剔透,倒映出千變萬幻的色彩。塑膠花哪有這等效果!單是這組鏡頭就顯示了數千朵玫瑰對得起那個價值。
照片下面的文字說明寫有攝影師名字、背景講解、相機型號、拍攝天氣等等。後面綴有一個星號,表明這組照片沒有經過電腦軟體修改,是真實具體的照片。在文字說明裡,攝影師推薦該照片可以放在內頁。
第三組寫真名為“絕代芳華”,沈幽桐身穿華麗的明代皇後服飾在皇宮建築群裡展示風姿。清冷、寂寞、尊貴無雙,一如寫真的標題《絕代芳華》,只可遠觀不可褻玩。
沈幽桐素有百變天後之稱,無論清純、妖豔、冷漠還是女王範、蘿莉氣質、禦姐風度,均被她演繹得無比完美,任何人群都能在這裡找到喜歡的影子。否則單單是賣弄臉蛋,兩年下來粉絲們看也看得厭了,又怎會對她一如既往的支援?
陳華遙一看之下愛不釋手,贊嘆道:“很漂亮嘛!這種女人要是送上門來,至少我是不會拒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