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慶朋一愣,在心裡細細回味了一番,說:“飛瀑出峽谷,曲徑通山寺,對得不錯啊,同學,你哪個班的?”
胖子忙連聲說道:“是我們班的,是我們班的。陳華遙,你總算來了,快把他威風滅掉!”
“既然是社會學系的,那我再出一對,你敢麼?”
陳華遙瀟灑地推開胖子,登上奇石的一處落腳點,用左手掩著風點了一根香煙,俯視眾人,笑道:“有何不敢?”
孟慶朋已經想好了對子:“風急林愈靜,同學請對。”這個上聯比先前的對子多了一點難度。
“鳥鳴山更幽。”
一來二去都是形容此間的水光山色,這句下聯,首先是與上聯密切相關,同樣切合龍脊山峽谷風光,風急對鳥鳴,林靜對山幽,順理成章,對仗工整,毫無斧鑿痕跡。
社會學系男生尤其是楊超幾個開始叫好,陳華遙得意洋洋的向大家拱手作揖。
孟慶朋不甘示弱,道:“碧水林間陶胖子。”
這是把胖子嵌入對聯之中,胖子一時還不覺得如何,中文系那邊可就樂不可支了。
陳華遙道:“石山亭上孟野猴。”
眾人一看,孟慶朋尖嘴猴腮,身材單薄,與胖子相映成趣,對聯居然還很有意境,紛紛捧腹大笑。
孟慶朋急道:“喂,同學,你憑什麼說我是野猴?這也太不像話了吧?人身攻擊,這是人身攻擊,不算數的,你們輸了!”
胖子的旅行袋直塞過去:“孟野猴,還想賴賬麼?信不信老子叫你滾著下山?”
楊超、何寶洋跟在後面挽起袖子,一副惹是生非的流氓做派。
孟慶朋也知道肥豬宿舍幾個連著名學者都敢掄巴掌的,哪敢硬撐下去?便說:“是那位陳華遙同學對上的,又不是你對的對子……真要打?好好,我不和你爭,扛包就扛包。”
……
行行走走,走走停停,象大學生一行七十多人終於在下午四點多的時候陸續抵達龍脊山主峰山頂。沿著石階拾級而上,遠遠看見了孤立懸崖的迎客松景點,以及在林間若隱若現的廟宇白牆綠瓦。
這寺廟就是伏龍寺,始建於唐憲宗年間,其中有過幾次起落興衰的過程,一如歷史的風風雨雨。
南宋末年,文天祥過鷺鷥州府地界登龍脊山,撰文以記,文中寫道:“伏龍寺)僅存大殿、山門,風雨不支,像護剝落,僧人逃離。”
這是何等衰亡的景象。
到明成祖時期,鷺鷥州當地鄉紳李延古捐資十萬貫,請來蘇州金身禪院的靈智禪師主持重修伏龍寺事宜。
前後二十一年,重修了山門、大殿,並主持興建大雄寶殿、慧明殿、圓通殿、藏心林園、莊嚴天王寶塔,修舊補缺,鑄造佛像,一時香火鼎盛,曾出了許多得道高僧,時有“北少林,南伏龍”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