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
春天的第一場雨似乎繼承了去年冬天第一場雪的兇猛, 足足下了一夜還不停。
第二天早上, 易弦來到河邊,河水是渾濁的深棕色, 河面上翻騰著白色的漩渦和泡沫,許多棕黃色的樹枝在漩渦之間起伏。
就連山澗中的水也變成了棕黃色。
天空陰沉沉的,絲毫看不出要放晴的意思。
時不時還會劃過幾條閃電, 轟隆隆地打起雷。
也並非完全沒有好訊息, 伴隨這場雨而來的是溫暖濕潤的氣流,隨著雨水滲入土壤,凍土全都變得柔軟。相信雨停之後, 就可以開始播種了。還會有很多美味的菌類從竹林中、樹墩上冒出來。
連那幾只在大米窩棚裡沉睡了一冬天的鼈也感受到了春天的氣息,不知在什麼時候醒了,試圖踩著同伴的龜殼從陶缸裡爬出來,但卻總是失敗, 摔倒下來,發出龜殼龜爪子和缸壁碰撞的聲音。
易弦用一隻竹籃把它們拎回了水池邊的石圈裡。
小麥驚喜地趴在石圈牆邊上,搖著尾巴看著這幾只爬動的鼈。
何田認為這樣的天氣是非常適合種下蓮藕的, 於是和易弦從水缸裡撈出藏在淤泥裡的蓮藕,把它們移栽到水塘裡。
他們先把水塘的出水口開啟, 放出一大半水,在靠近池子邊緣的軟泥地上挖了個淺坑, 把蓮藕連著淤泥投進去,再封好出水口,引進山澗中的水。
因為誰都沒有種植蓮藕的經驗, 種下的藕能不能活,只能聽天由命了。
不過,他們也準備了pan b。挖蓮藕時,易弦和何田摘了很多蓮蓬,足足裝滿了一袋。
蓮子當然就是蓮藕的種子,既然有了種子,那就不怕種不出來。
何田拆開幾個蓮蓬,剝出蓮子,撒了一些在自己家的水塘裡,剩下倒進山澗,讓它們隨波逐流,沒準到了夏天,就能在下游支流的某片濕地見到荷花了,哈哈哈。
當然,這種隨緣的種植法不是主流。
易弦常說,要是在大嚴寒之前的時代,何田很可能是個嚴謹的科研工作者。她可是連架藤橋都要用雙曲函式計算的人。
在準備今年的作物育種時,何田也沒忘了蓮子。
她篩選出最肥實的種子,分為幾批,分別採用不同的種植方法進行試驗,有的埋在泥土中,有的泡軟了外殼之後埋進淤泥裡,有的把蓮子殼頂端磨薄,放進水中……
種蓮子的陶盆一共有十幾個,在放著各種芽苗的育種木架上,每層都有一席之地。
陰雨連綿,何田和易弦不能外出,也沒閑著。易弦繼續畫他的建造圖,何田則去了木工窩棚和放各種閑置工具的窩棚。
易弦幾次去看她,她總是神秘地搖手趕走他,“等我做好了再給你看。”
她一直在窩棚裡忙碌,易弦就自己拿主意做了午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