苧麻布做的褲子沾了水,完全貼在身上,其實和不穿,區別不是很大。
易弦換衣服的時候,何田忍不住浮想聯翩,是不是脫了褲子,那條龍尾巴就露出來了?
濕衣服可以放在灌木頂上曬著,草鞋也再換一雙,易弦正在整理衣服,就聽見何田大叫,“魚!魚來了!”
她從大米身上馱著的背簍裡拽出撈魚網,跳進河水中,把網伸進水裡舞動。
易弦趕快跑去幫忙,水花亂濺成一團白霧,他和何田一起握著撈網的手柄,奮力抬起,一條大鮭魚在網裡瘋狂扭動,銀灰色的鱗片在陽光下閃閃發光。
兩人把網拖到了岸上,驚喜大叫。
這條銀鮭魚至少有十幾斤重,快有易弦手臂那麼長了,身上全是細小的銀色鱗片,靠近背部的地方有些灰色斑紋。
魚到了岸上還在不斷撲騰,帶的漁網手柄亂蹦。
何田按住魚頭,用膝蓋壓在魚身上,手指摳進魚鰓,把紅色的腮撕出來,魚很快死了。她把魚提出來,放在河水邊沖洗,掏出小刀切開魚腹,取出內髒。
這是條雄魚,肚子裡很多魚春。
今天的午餐有了。
易弦找了些幹柴,用石頭架起火塘,升起火,再找兩根長樹枝插在火兩邊,頂端劈成y型,何田把兩塊魚排取下來,削尖兩根樹枝,把兩塊魚排並排放在支架上烘烤。
魚頭和魚骨就不要了,扔進河裡,魚春給小麥吃。
魚排只要烤幾分鐘就可以吃了,原本橙色的魚肉變成了淺粉色,油脂滲出,香氣四溢,抹上一點鹽,輕輕吹一吹,美味極了。
從現在開始,吃東西的時候得兩人相對而坐,時刻保持警惕。這裡已經接近熊的國度了。
這頓午餐來得很及時,也很美味,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隻能坐在太陽地裡曬著太陽吃。
易弦撿木柴的時候還割了些草葉,掛在兩人的鬥笠上,能稍稍遮點陽光。大米倒是很乖覺地走到了樹下歇著,小麥遊過了河,一身毛又在太陽下曬幹,水深火熱,幸好有好吃的,何田分給它一大塊生魚肉,還有香噴噴營養豐富的魚春。
吃飽之後,剛好有體力砍樹開路了。
灌木叢後又是一片樹林,林中也有何田爺爺奶奶開出的路,能大大縮減穿越林子所需的時間。
到了傍晚,他們到了一片河谷,那裡遍佈大大小小的溪流瀑布,上游就是冬天他們去過的那片河底沉著許多死魚河,下游的河流不斷分開又再次相連,連綿幾百公裡,通往大海,每年夏天,那些在山中溪流孵化的鮭魚和其他洄游魚類就會逆流而上,返回它們的出生地,在這裡産卵。
何田他們在一條溪流邊上的林地找了一塊合適的營地,紮下帳篷。
接下來的幾天,他們要捕盡量多的鮭魚,今年冬季的食物和舒適才會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