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了,窗外的林子裡卻不寂靜,蟲鳴和夜行小動物一起演奏著小夜曲。
何田和易弦一人捧著一隻大碗,全無形象地呼嚕呼嚕吃著面條。饞得小麥哼哼叫,舔著嘴不滿地看著這兩個吃獨食的主人。
“好吃麼?”他問她。
她看看他,“好吃。”
易弦搖搖頭,“這算什麼好吃啊!真正的極品肉絲鮮蔬面用的湯是幹貝、豬骨和四個月大的小公雞熬的,一整隻雞和胡蘿蔔、芹菜、山藥一起熬上四五個小時,倒掉雞子和菜,只要湯來下面,那才香呢,我這是用清水煮滾下的面!”
何田發現,最近易弦好像得了種一被表揚就要裝出“這沒什麼”的病。她咬著嘴唇笑了,繼續聽他講真正的極品面應該是什麼樣子的。
“……面是一種叫‘天使發’的銀絲面,每根不到一毫米粗,下湯後滾上兩滾就撈出來。”
“湯和麵還尋常,澆頭裡的肉絲和鮮蔬才是真正講究的部分……”
吃飽了肚子,又睡了一覺,易弦和何田是睡不著了。兩人幹脆躺在床上,又聊起來吃的了。
他們今年買了很多面粉,何田怕麵粉容易受潮,就拿一部分做成了面條。
麵粉兌上水,加一點點鹽和糖調味,揉成面團。
做面條的面團要做得硬一些,這樣壓出的面條才不容易斷,因為面裡含的水分少,也更容易晾幹。
把面團分成幾份,一次一次投入手搖壓面機,先壓成一指厚的餅子,再壓成薄片,最後壓成面條。
壓面機有幾種選擇,可以壓出寬窄不同的面條,但最細的那一種,壓出的面也不可能只有一毫米粗細。
壓好的面條掛在竹竿上晾曬,曬到半幹的時候盤成一團一團的收在木盒裡,就能儲存很久。想吃的時候,放在滾水裡煮一會兒就熟了。和土豆粉條一樣,是種能很快就能熱乎乎地吃到的食物。
夏天,是吃冷麵的季節。
面條煮好後撈出來,放在剛從山澗提回來的冰涼泉水中一激,再撈出來,就不會黏在一起了。
從菜地摘一根黃瓜,洗淨切成細絲,放在面上,加一勺芝麻醬拌勻,只這麼吃就很好吃。
要是再講究點,可以加上一粒鹵蛋。鹵蛋去殼後切成兩半,放在面上。黃黃的蛋黃,配著綠瑩瑩的鮮黃瓜絲,白生生的面條,如果再切一個小番茄放上去,就更好看了。
要是還想再講究點,還可以加一大勺肉醬。
不管是雉雞肉、鴨胸肉還是兔兔肉,剁碎之後和蔥末、豆瓣醬一拌,下鍋快炒,澆在面上,肉汁滲進面絲中,再配上黃瓜、番茄、鹵蛋,那就更好吃了。
說著說著,兩個人又進入了夢鄉。
作者有話要說: 今天也祝大家用餐愉快。
哈哈哈,今天的主題是港劇經典臺詞啊——你餓不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