鋸木板時鋸末簌簌掉下來,發出清香,這是工程迄今為止最舒服的時刻了。
釘好地板,重新把底座抬起來,放回原來的位置,用木槌夯實敲平,再放上清洗一新的座桶,安裝好四面牆壁和房頂。
廁所工程的最後一部分,是製造肥皂。
製作肥皂最重要的兩樣材料是油脂和草木灰。
草木灰中含有堿,其實就氫氧化鉀。
要提取草木灰中的氫氧化鉀也不難,何田家儲存草木灰的窩棚中有一個容器,底部是一個罐子,上面是漏鬥型,草木灰定期放進去,加入水,慢慢過濾,滲入底部的,就是富含氫氧化鉀的溶液。
脂肪,是從獵物身上獲得的。
野鵝、大雁的油脂用來食用,其他動物的,提煉之後也過濾,放入密封容器,儲存在地窖或者其他陰涼的地方。
從去年秋天到現在,家中積攢了不少油脂,有些已經氧化了。油脂一旦氧化,做出的肥皂就有股怪味,雖然還能去汙,但是誰喜歡用臭臭的肥皂呢?所以油脂提煉之後,得盡快做成肥皂。
做肥皂的方法倒很不難,在空地上支上一個大鐵桶,下面架上火堆,脂肪放進桶裡溶化,加入草木灰提取的氫氧化鉀,不斷攪動,或者讓大米幫忙,推上幾個小時,肥皂液就做好了。
可是,溶劑的強度,攪動的時間,油脂的質量,加熱時的溫度……都會影響肥皂的最終質量。
何田把氫氧化鈉溶液提出來時,找了根粗細均勻的胡蘿蔔,切掉五厘米高的一段,豎直投入溶液中來判斷溶液的強度是否是她需要的。
“如果胡蘿蔔有一半浮在水面上,就說明濃度正好。”何田這麼告訴易弦。
易弦搖頭笑,“這真的是不是迷信麼?”
“這叫經驗!”
不管是經驗還是某種黑魔法,溶液的強度確實剛好,肥皂液做得非常成功。
用於洗碗洗衣,肥皂液會更加方便。
皂液可以倒進小竹筒裡,竹筒邊緣切個v型小口,蓋上蓋子,就可以掛在水池邊上了。蓋子上還可以加一圈皮繩,這樣,就能密封得更好。
做好的肥皂液可以再次煮沸,加入鹽,皂液就會慢慢凝固,倒進模具裡,靜置一天,就能做成肥皂塊了。
肥皂液和肥皂塊都可以加入香料,但肥皂塊還可以加入幹花、幹果,做得更漂亮些。
比如易弦喜歡用來洗澡的肥皂,就加了馬鞭草、薰衣草和其他一些紫色的野花,凝脂般的肥皂就呈現淺紫色,用的時候還能看到花瓣,香味也很好聞。
何田喜歡的是加了灰豆角磨成粉的,看上去樸實無華,就是凝凍似的一塊肥皂,上面還有些細小的小黑點,可是用它洗完澡,那股香甜的氣味能保留很久。
喜歡鮮豔顏色可以在皂液中加些玫瑰,喜歡淡淡香味的可以加野菊和春□□,何田奶奶最喜歡的,是加了冷杉粉的。
何田還做了幾塊加入硫磺粉的,用這個給大米小麥洗澡,可以驅蟲,治療面板病,尤其是對大米,定期用硫磺皂刷毛能幫它防治癬症,也讓它在草叢覓食時不易被蜱蟲叮咬。
要是嫌硫磺皂氣味太難聞,可以再加一些冷杉粉或是松針磨成的粉,這樣,硫磺皂的氣味就變得幽雅。
做肥皂塊的模子也放在陶器工坊。現在易弦知道了,這個房子是為在夏季晾幹各種東西專門設計的,兩側的牆體豎起後變成兩片遮陽棚,能擺放晾曬的空間一下增大了一倍,更加通風,下雨了也不怕,只要把牆體放低一些就能遮住風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