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肉食有了,還得準備些主食。
回到家,何田想了想,取出一些黃豆,磨成粉,準備炒了之後帶去當幹糧。土豆幹和蘿蔔幹也得再帶一些。
她磨豆子用的是一個小石磨,抓一小把豆子放進磨盤眼兒裡,握著磨盤的推杆不停地轉,豆子被碾成粉了。
易弦看了一會兒又自告奮勇嘗試,這個力氣活兒她倒是幹得又快又好。
磨了半天,才得到一陶碗的豆麵。
易弦忽然問,“你為什麼不發豆芽吃啊?”
何田張大眼睛,“豆芽?豆子發芽了,還能吃麼?”
當天晚上,她和易弦一人泡了一把黃豆在陶碗裡。
陶碗放在爐臺離火稍遠的地方,挨著牆。
睡覺的時候,何田翻來覆去,易弦問她,“你怎麼了?”
她傻笑了兩聲,“我太興奮了。我才想起來,小時候奶奶給我做過蘿蔔花白菜花玩,這個不也可以吃麼?”
在冬天,吃上新鮮的蔬菜,該有多好啊!
易弦沒聽說過蘿蔔花白菜花,何田就給她解釋,把白菜的菜葉都掰下來吃掉了,剩下的那個白菜疙瘩——就是白菜的根部,放在一個陶碗或者陶瓶裡,讓水泡住根,但不要淹沒整個根部,過上一段日子,根就會重新發芽,很快開出黃色的花,嫩黃的花陪著嫩綠的小葉子,好看極了。蘿蔔花也是差不多的東西,開出的花是白色的,有的時候小花瓣邊緣帶一點淺紫色。
冬天沒有鮮花,白菜花和蘿蔔花能給屋子裡增添一點生機。
“我奶奶說,人看到綠色心情就會舒暢,所以我們家一年四季都會放上花。春天夏天野花可多了,秋天也有一些,還有紅楓葉,冬天就只能插一些有顏色的草,或者幹果了。哦,有一年我們插了紅果和棉花,也很好看。”
易弦又提起了暖棚,“我們那裡有暖房。地板下面鋪著火道,和爐子連著,房子裡放上苗床,花卉……還有蔬菜水果就種在裡面。哦,對了,暖房的房頂和四壁都是雙層玻璃,讓光線透進來……”
她講到這兒,何田已經連聲哎喲起來,“天哪,那得用多少玻璃啊!這不跟童話裡公主住的地方一樣麼?”
奶奶的種植書裡有關於塑膠大棚的描寫。但只是提到。
大嚴寒之後,塑膠製品和玻璃都是稀罕物。
勞力的不足,動力和能源的不足,使大規模的反季節種植難以實現。只有少數非常有錢和有權力的人才能享受到溫室和在溫室中種的瓜果蔬菜,更別說花卉了。
玻璃的成分雖然不複雜,但是要燒製出透明的玻璃,還要是能當窗子那麼大塊的,爐溫要達到1200度,還要均衡,所以,只有幾個大城市出産玻璃。
何田家的木屋,玻璃窗也不是一整塊玻璃,而是多個比巴掌大一點的小塊玻璃拼成的木格窗。就是這麼幾塊玻璃,要是一塊裂了,碎了,需要替換,得要至少一塊貂皮才行。
她想象著易弦說的玻璃暖房,數著得要多少塊貂皮,頓時覺得冬季能吃上蔬菜算什麼理想啊!不重要!根本不重要!醃菜不好吃麼?至於冬天的鮮花——蘿蔔花和白菜花就很好!
易弦還在說,“其實,沒有玻璃也能造暖房。不過不見光的話,種出的菜只有那幾樣,葉子黃化了,蒜黃,韭黃還有一種黃心菜就都很好吃,我最喜歡韭黃炒蛋,或者放在雲吞湯上……”
何田忙問,“蒜黃是什麼?雲吞是什麼?”
兩人說著吃食慢慢睡著了。不知道在夢裡她們夢到的是不是同樣的食物。
作者有話要說: 今天也祝大家用餐愉快。哦,還有,週末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