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城一高中授課方式是向大學看齊。
因此,課程一般都是兩門一起上,上大課。早上第一、第二節課是數學課。然後第三節、第四節課是語文課。
語文課堂上。
語文老師是一名文藝青年,帶著眼鏡,一副憂鬱的氣質,大家給他起了一個和他憂鬱的氣質完全不符的外號:
土豆。
因為一個好事的學生說老師長得像一個土豆。
自此,土豆這一個稱呼便傳開了。
土豆老師經常在上課前朗讀一篇古文。據說是為了培養大家的古文氣質。
這節課剛好講的是王羲之的《蘭亭集序》。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土豆老師抑揚頓挫,如同古代老夫子一樣讀完這句。解釋道,“同學們,永和是年號,這一年按照天干地支的記法來說呢,是癸丑年。”
“那麼,哪一位同學知道天干地支的記法具體是什麼呢?”土豆一臉殷切的看向底下的學生。
“老師。”一個前排的學霸湯老師舉起了手,這位學霸經常讀課外書,尤其喜愛古文,作文課上,經常引用古文,更有甚者,有一次寫了一篇完整的古文,被土豆誇讚了好久。所以每次語文課上經常舉手回答問題,是和土豆互動最好的學生。因為經常和土豆形影不離而這位學霸又醒湯,因此好事的同學又給他起了一個外號,叫做湯老師。
經過土豆眼神鼓勵後,湯老師站起來,咳了咳嗓子說道,“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和地支依次相對,組成六十個基本單位,古人以此作為年、月、日、時的序號。”
土豆非常高興的說了一聲“好!請坐。”
又誇獎了湯老師一番,“大家還是要多向湯同學學習啊,我們古華夏文化博大精深,不僅僅是用來說的,而是要我們切實去探究的,湯同學就自己課外時間研究了天干地支的具體內容,我要提出表揚和鼓勵,古文化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的傳承。”
班裡的大部分同學無動於衷,對於土豆每次都表揚湯老師感到疲憊。而李立言卻想到了自己練習的古八段錦的神乎其技的效果,不禁下意識的點了點頭。更何況,自己之前還吸收了漢代符紙的氣運之力,古代不僅僅是這些膾炙人口的名篇佳作,更有驚天地泣鬼神的種種神秘力量,不過現在好像都失傳了。
想到這裡,李立言不禁點點頭,又搖了搖頭。
土豆正尷尬的望著全班沒有人響應他,李立言的動作在一片沉默中無疑顯得非常突出。
土豆大喜,看來最後這位同學也是值得拯救的,自己之前怎麼沒有發現呢?看來一會要再提出一個問題,讓這位同學出出風頭。
可憐李立言不知道自己又要被迫出風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