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準備訂一批現代名家的國畫放進去!”王錚點了點頭。
“不過這三米的高度也太高了點!”
“走廊的高度就達到12米,要是內嵌的畫太窄,豈不是太不和諧了!”話落,王錚轉身走進旁邊的展館。
展館不同於外面的走廊,高度明顯矮了一節,約有五米多。中間也不再是一覽無餘,而是有序的擺放了一些長條形狀的鋼化玻璃展櫃,高度、大小類似於珠寶店的展櫃。不過這裡的展櫃都一律傾斜45度。
另外,圍繞著牆邊,還有外罩鋼化玻璃,垂直九十度的展示空間。在明亮的射燈下,一張張中國山水畫映入眼中!
在整個長80米,寬43米,高5米的展館中,琳琅滿目的放置了大約200多幅大小不等的山水!
不過相對於一萬多平的展覽空間而言,這點畫還遠遠不足以把整個空間佔滿。甚至連一半都不到。但因為擺放的比較稀疏,所以倒也不顯得空置。
“怎麼全是山水畫?”
“人物畫在後面,花鳥再往後排!”王錚指了指後面的空間!
聞言,王英在大致瀏覽了一下整個山水畫展館後,透過兩個空間相連的門戶,進入了後面一個跟“山水畫展館”等同大小的展覽館,果然如王錚說的,這裡向外展示的全是“人物畫”,包括仕女畫、肖像畫、風俗畫、道釋畫、歷史故事畫等等。“人物畫展館”在後面就是“花鳥畫展館”,花鳥畫再往後依次是近現代書法展館、近現代油畫展館、近現代碑帖展館,以及清代書畫展館,明代書畫展館,宋元書畫展館和國寶館。
每一個展館的大小都相等。除了近現代書法展館之外,其他展館向後走,展品越少。尤其是“宋元書畫展館”和“國寶館”東西寥寥無幾。
其實,“宋元書畫展館”還好點,怎麼都有三十幾件作品,雖然只有三分只一屬於名家手筆,其他要麼是佚名,要麼沒什麼名氣。但總歸都是宋元時代的藝術珍品。
但等到最後的“國寶館”時,偌大的展館中就孤零零的擺放了六個平面展櫃!每一個的間距都有好幾米。而且牆上也沒有其他展館那樣的內凹展示櫃。
但每一個展示櫃中的藝術品都讓王英為之動容!
“黃庭堅《砥柱銘》,王羲之《遊目帖》,五代後蜀石恪的《夏禹治水圖》?這三件寶貝你是什麼時候弄到手的?”王英驚喜道。
王錚的國寶館裡總共就放了五件展品,米芾的《行草書詩卷》和五代吳越王錢俶手卷《草書手簡》,都是他之前就知道的。但其餘三件雖然早有耳聞,卻不曾想它們都在王錚的手裡。更讓他難以接受的是自己之前居然一點都不知道?
“一時半會也說不清楚。等帶你把整個展館遊覽完了以後,再找機會跟你詳細說!”
王英點了點頭,“哎,不對啊!六個展櫃五個都有展品,怎麼就這一個空著?”
“東西還在進行修複,一個月後才能夠上架展覽!”
“原來如此!”瞭然的點了點頭後,王英臉上很快便浮現出了一縷興奮,拉著王錚追問起來,“快說說,到底是什麼寶貝?”
“嘿嘿,南朝名家陸探微的《文殊降靈圖》!”說起這幅畫,王錚臉上仍然帶著興奮。
呆愣半晌後,王英震驚道:“那個被稱為‘六朝四大家’,與顧愷之齊名的陸探微?”
“你不廢話嗎?除了他,南朝時期還有幾個陸探微!”
“是真本,還是後人的摹本?”
也難怪王英這麼問,現代流傳下來的隋唐之前的書畫,百分之九十都是唐宋時代的摹本。例如中國十大傳世名畫排在第一位的顧愷之《洛神賦圖》,國內外五卷全是宋代摹本;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二閻立本的《步輦圖》,也是宋代的摹本。大名鼎鼎的王羲之《快雪時晴帖》則是唐代的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