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這是我們這個月公司的盈利報表!”
“834萬?這麼多了?”王崢微微驚訝。
“是的!這是漢中和安康兩家分店的月利潤,而且這是扣除了我們3000萬貸款的定期還款和利息後剩下的。”
“看來安康和商洛的分店的月利潤很高啊!”王崢點了點頭。
“是的!這個月漢中分店的利潤在380萬左右,變化不大。而安康分店的收入讓我們公司的利潤一下子翻了近三分之二!”
“你做的不錯!”
“多謝老闆誇獎!……另外,我想向您申請一下,用寶雞、渭南和銅川的兩家分店抵押貸款,用於鹹陽、榆林和延安的分店擴建!”
王崢皺了皺眉,“是不是有些太著急了!”
為了擴建安康和商洛的分店,他除了顛覆了近千萬的資金外,還從銀行貸了1200萬。從京城回來後,他用乾隆琺琅彩對碗拍回來的三千多萬,擴建了寶雞和渭南的分店。再後來,用漢中分店十月和十一月的盈餘600多萬,外加安康和商洛分店的1800萬貸款,完成了十一家縣市級分店的擴建!
資金一直在極限使用,很容易造成資金斷裂。另外,現在除了漢中、安康和商洛之外,十多家百香居的分店都未開業的情況下,王鍇的擴張計劃讓王崢覺得有些冒進。
而這也是王崢和王鍇的根本性差別所在。
王崢受的是中國式的傳統教育,從小到大被父母教育要節儉,做事情要穩重。雖然現在他已經是個商人了,但並不合格,腦袋裡的觀念仍然是腳踏實地。盡管不反對用貸款擴張事業,但很難接受幾乎跟他事業價值相當的巨額貸款,這對他來說風險太大了。
王鍇則不然,他腦袋裡全都是可以堪比沃頓、哈佛商學院頂級ba的經營管理知識,講究的是資本的最大利用率,只要風險在承受的範圍之內,便無所顧忌。
而且在王鍇看來,用銀行的錢來發展百香居才是最正確的道路。
“老闆,現在我們十七家分店加起來的總資産已經達到了一億一千萬!三千萬的貸款相對於我們來說只是百分之三十不到的負債率。這個負債率相對於任何企業來說都是相當低的。所以,我們完全可以繼續用貸款的方式來擴張我們公司的規模!”
“……另外,老闆您最清楚我們百香居在餐飲行業中的競爭力!絕對沒有任何一家餐飲公司能夠在客戶粘度上超過我們。如果用一場戰爭來比喻的話,我們是必勝的一方。而且,現在我們三家店的利潤已經達到了1000萬,雖然每月要還部分貸款和利息,但仍然可以達到850萬左右的盈餘。”
“……而且,如果到12月底的話,我們渭南和寶雞的兩家地級市分店,南鄭、城固的五家縣級市分店就能夠順利開業,這意味著我們公司能夠在14年底把利潤提升到2100萬的規模!15年二月初,銅川分店和其他6家縣級市分店就能夠順利營業,到時候我們的利潤能夠達到月底,現在我們擴張的分店就能夠順利開業,那時候我們的利潤能夠達到4600萬……!”
王鍇竭盡全力的給王崢描繪著百香居未來的輝煌。
當然,王崢也真的心動了。
“叮鈴鈴……!”
突然響起的手機鈴聲打斷了王鍇的滔滔不絕。
示意他稍等一下後,王崢從口袋中拿出手機,看了一眼來電顯示後,便按下了接聽鍵。
“謝老哥,你怎麼想起給我打電話了?”
“呵呵,給你打電話當然是有好事了!”謝昌盛洪亮的聲音從聽筒中傳了過來。
“好事?不會是大棗賣完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