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天壽先生,是中國著名現代畫家、教育家。《中國花鳥發展史》上評價他是中國花鳥畫繼清代八大山人之後的第三個高峰,與吳昌碩、齊白石和黃賓虹並稱,近代中國花鳥畫大師!”
“這幅《墨荷》圖作於1941年,全幅以水墨為之,上有潘天壽先生以自作詩長題,詩後又言‘志壯先生屬畫’。是潘天壽先生畫贈其得意門生,蘭竹名家蔣風白之妻劉志壯所作。為潘天壽先生作畫中的精品之一!對於喜愛書畫收藏的人來說,這是一幅不可錯過的潘氏書畫精品!”
“……潘天壽先生《墨荷》真跡,尺寸19,底價120萬,每次加價不得少於1萬!現在開始競價!”
在簡單的介紹了一下潘天壽在中國畫史上的地位,以及這幅畫的珍貴性後,張鳳賢便開始進入了拍賣正題。
對於潘天壽,王崢只是隱約記得在他讀高中的時候,歷史課本中有這麼一個名字。但對於他的事跡和畫作的價值,腦海中根本沒什麼概念。
不過看著周圍紛紛舉牌出價的人群,顯然這位潘先生的畫在拍賣市場上是真正的搶手貨。短短五六分鐘的功夫,這幅四平尺多一些的水墨畫便已經超過了200萬!
這個數字讓王崢徹底的成了這次拍賣的看客。
“……20萬三次,恭喜58號先生拍得這幅潘天壽先生的《墨荷》真跡!”
隨著掌聲響起,王崢的眼神也跟隨眾人看到了,此刻正面帶笑容朝四周拱手錶示感謝的58號,一個身穿筆挺西裝的中年人。
“這人叫劉建雄,山西晉城集團的老總,手底下控制著十二個大小煤礦,家産超過十億。為人好臉面,喜歡附庸風雅,是各大拍賣場的常客。出手大方,尤其喜歡書畫和瓷器!”
聞言,看了身邊的王英一眼後,王崢道:“你認識他?”
“當然,我們可是朋友!”
“朋友?”
王崢對這兩個字表示嚴重的懷疑。
不過,王英並沒有因為他臉上的表情而多說什麼,笑了笑後眼神便朝拍賣臺上看去。
見他如此,王崢同樣不可置否的把目光投向了拍賣臺。
此刻,在拍賣臺兩側的巨型螢幕上已經出現了第二幅拍品。
“……第二幅拍品仍然是潘天壽先生的真跡:《行書毛主席詞》。底價30萬,每次加價不得少於1000元!現在開始競拍!”
這幅潘天壽的作品倒是在王崢的承受範圍之內,不過他並沒有收藏的愛好。所以,對於出現在這次拍賣會上的絕大多數拍品都是看熱鬧的性質,從沒想過自己買下來收藏。
所以,無論是這幅最終價93.3萬成交的《行書毛主席詞》,或者是後面483萬成交的潘天壽真跡《雁蕩紀遊雜詩卷》,王崢都沒有出手。
不過,等到潘天壽的另外兩幅真跡《荷塘翠鳥》以1656萬成交;最後壓軸的《雨後千山鐵鑄成》以1840萬成交後,王崢才真正感受到拍賣場上的揮金如土。
原本他認為自己幾千萬的資産已經算是有錢人了,最起碼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但坐在這裡,他才真正感受到什麼才叫真正的有錢。
這些舉著競標牌,毫不猶豫的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往上加價的家夥,才是真正的富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