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從頂級開始修仙> 第一百二十七章 漫長的一夜結束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二十七章 漫長的一夜結束 (1 / 3)

嚴格說來,在漫長的修仙歷史中,法器和丹藥都只是幫助修仙者提升實力的工具,各種各樣的門派、境界的修仙者為了成仙得道這個目標付出很多的努力,煉製法器和丹藥也是努力的一個環節,不可忽略。

不管是煉製法器還是煉製丹藥,本質上都是對於靈氣的操控和靈力的把控,如何將材料煉製成自己所需的東西,這種事情還是蠻考驗個人的感悟。

並不是不去煉製法器或者丹藥就成不了仙,而是為了成仙去學習掌控靈氣與靈力,這一點要搞清楚。修仙者需要在不斷的嘗試和摸索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一條修仙途徑,這一點對於所有人都是一樣的。

當然,也並不是說煉製法器爐火純青、煉製丹藥駕輕就熟便可以成仙得道,大多數的修仙者終其一生都無法突破結丹境界,進入元嬰境界,就不要提及元嬰境界後的化神、煉虛、合體、大乘、渡劫五個境界,渡劫之後才能成為真仙。其他的境界只能算是“修仙者”,最多給自己取個霸氣點兒的名字,沾點兒“仙”的名號,是萬分不敢給自己取名“真仙”的,怕自己承受不住。

既然相同的材料、同樣的煉製時間,甚至就連靈氣的把控都差不多的丹藥只要功效一樣,就可以叫同一個名字,法器為什麼不可以像是工廠流水線產品一樣都叫相同的名字?

有了這個想法,便有一些無法成仙得道但卻立志走遍大江南北的修仙者不停地蒐集著關於法器和丹藥的資訊,並且根據效果的不同取了不少的名字。

有單純是法器持有者自己想出來的名字,有根據丹藥的效果起的名字,有法器展現的外貌而起的名字,有的只是借用古書上的名字。

後世的修仙者煉製法器或者丹藥所使用的教科書就是這些被人收集整理得到的手冊。因為價錢昂貴且謄寫麻煩,所以賣價非常高。像是千手仙人這種沒有門派的修仙者是無緣看到這種手冊了。即使是之前在崑崙山頂的門派,程家也只是資助了兩卷手冊,便已經達到一地的霸主。假如真的湊齊完整的十二卷手冊,木公翁或真的有可能踏進真仙的行列。

總之,沒有極其特殊的法器或者丹藥被記錄在案,其他功效差不多或者效果相同的法器和丹藥都是有著明確的名字,可以叫出口的名字。

而刀尊現在用已經成為焦炭的右手握著的法器,其名為“火之高興”。

火之高興,距今約十萬八千年,首次出現在修仙歷史長河中,是一件稀有的法器,煉製需要吸收大量的熱量和靈氣,也需要用大量的靈氣和風進行冷卻,其主要功能是調動靈氣,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傷。

法器和丹藥的品質分為四個階段,分別是普通、稀有、史詩、傳說,只不過丹藥還有著自己的顏色辨識,從低到高為白、藍、紫、橙四種顏色。法器的品質需要對照手冊或者根據威力和實用性才能判斷出來,丹藥則是可以從顏色辨別,並不會出現一部分白,一部分藍的丹藥。這一點也是保證了丹藥的真偽度。

刀尊拿到了稀有品質的火之高興,目光中滿是歡笑。

煉製數以百計的法器,刀尊卻從來沒有見到過一件稀有以上品質的法器從自己手中誕生,分析了無數的原因,終於讓刀尊得到一個結論。

煉製法器地點的靈氣不足以讓法器晉升到稀有以上的品質。

所以刀尊需要一個靈氣充沛的地方煉製法器。

而崑崙山則是最好的地點。

現在看來,刀尊的選擇的確沒有錯。

消耗掉崑崙山地脈大部分的靈氣煉製出來的法器,即便是一個剛接觸煉器流程不到半個月的外行人,也可以輕鬆煉製稀有品質的法器。如果是刀尊煉製,恐怕史詩品質的法器都是小問題。

完全冷掉下來的火之高興被刀尊抓在手中,緩慢地調動著崑崙山所剩無幾的靈氣,已經化成焦炭的右手竟然開始長出新鮮的骨頭、血管、肌肉和面板。

維持崑崙山城浮空的法陣因為靈氣供給不足,正在緩慢地發生崩塌。

程田野只感覺到腳下不穩,然後聽到了從遠處傳來的建築物倒塌聲音。

在城市邊緣處的靈氣是最少的,也是最開始法陣坍塌的地點,以圓圈形式逐漸崩潰的城市,伴隨著火之高興被刀尊不停調動靈氣修復受損的肢體,崩潰的速度逐漸加快。

高樓、道路像是黏土一樣,從龜裂的大地上滑下去,砸在下方巨大的深坑中,摔成碎塊。

同時,崑崙山城也在緩慢地下落。

感覺到危險即將來臨的程田野顧不得為什麼刀尊拿著一把裝飾品在那裡傻笑,也沒有注意到刀尊變成焦炭的右手正在自行修復,直接一邊夾著體力喪失無幾的千手仙人,一邊夾著不知道什麼時候會恢復意識的諸葛莉,頭也不回地朝著山腳跑去。

一道黑影從程田野身邊竄過去,直接扎進身後的深坑之中。

是十牛大帝。

稀有品質的法器一旦出現,會對周圍的靈氣進行一定程度的扭曲,無論是調動或者驅趕靈氣,都算是扭曲靈氣。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