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模樣,只是在我的視野
得讓我懷疑究竟是不是兒時那個院子,而當我轉過頭看向父親時,他的表情裡刻著的是滄桑
小時候就算父親跛著腳也能走得比我快,我看到的總是他走路時微搖的身子,泥土上深一腳淺一腳的腳印。後來
長大了就總想走快一點,他看到的總是我走得飛快的背影。
我並沒有因為自己的父親是個殘疾人就瞧不起他,從來沒有過,只是遺憾在我的記憶裡父親沒有背過我,沒有和
我一起奔跑過。但儘管這樣他也給了我如山般的父愛,教我讀書識字,教我為人處世的道理,教我堅強。
這是我的父親。如今的他和我一般高,但臉上早已刻滿歲月的痕跡,髮間已摻雜著象徵時間流逝的白髮,他走路
仍然深一腳淺一腳,不過現在的我還是不願比他走得慢,卻更不願意比他走得快。只願他的聲音不再充滿惆悵,他的
動作不再散發無奈,他的表情不再刻滿滄桑,只願和他並肩前行。
有時候詩詞就如同一葉扁舟,在微波上盪漾,承載著我們歸向無限的天邊,牽拉著思緒飄向遠方。
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
”從夏王朝沿著時代的隧道穿梭到了現今,中國的古典文化也在不朽地傳承,我
最愛的就是那博大精深的古詩詞文化了,它像一位無聲知己,陪伴著我們從牙牙學語的孩童到求知若渴的少年。
年級時,我就開始領略李太白浪漫而又醉人的風采。“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遊子遠在他鄉,遠離朋友與
家人,只得在窗前遠眺,將自己無限的愁思帶到遠方家人的心中。聽王摩詰在低聲吟唱“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他將自己的仙軀寄於山林之中,託在草木之間,留在人們的心裡。年華如夢,回眸一望,突然領略到了詩人們“年年
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的獨到感慨。但卻又有一對終生相守若朋友,大李杜,老杜也曾為自己的好朋友老李
杜打抱不平“孰雲網灰灰,將老身反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