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錦憋住,悶悶生火。
東廚只有案板上響起的篤篤篤……
六菜兩湯,四葷兩素,不算豐盛,也不算寒酸。
味道的確不錯,可也不比宮廷御膳好太多,但朱厚熜卻吃得津津有味兒,更覺滋味兒無窮,無他,這是出自李青的手藝。
有‘仙人’光環加持,自然不一樣……
吃飽喝足,朱厚熜一臉滿足愉悅,黃錦卻是一臉哀怨,雖說主子讓他上桌吃飯,可他根本沒吃飽。
五個人才六道菜,米飯也只有一人一碗,於黃錦而言,半飽也不半飽。
在李青的示意下,兄妹倆各自去了廂房小憩,客堂只餘下君臣僕三人。
黃錦是司禮監掌印,且又是死忠皇帝,對李青也十分友善,倒也不用瞞他,李青便將李浩說的那些又複述了一遍。
朱厚熜聽完又是惱火,又是頭疼。
這種事當真是防不勝防,且難以妥善應對,莫說地方上官紳之間盤根錯節的複雜利益關係,單就是朝中,就不知有多少人的家族在暗戳戳經商。
尤其是這種大利益面前,牽一髮而動全身,不能頭腦一熱。
不過,就此事而言,朱厚熜是堅決與李青統一戰線。
無他,生產業的缺失,不僅會影響到從事商品生產的百姓,也會嚴重影響朝廷稅收,大明如今的商稅,已無限接近農稅了。
都要這麼搞,損失太大了。
“真是一群掉進錢眼裡的混賬……”朱厚熜憤然一拍桌子,嘴角抽搐,面容猙獰。
有氣,更有疼。
黃錦都咧了咧嘴,跟他疼似的。
李青說道:“不必過於生氣,這是沒辦法避免的事,當產業鏈發展到一定程度,無法以生產數量降低成本,富紳定然會想別的辦法來縮減製造成本,這是必然會出現的局面。”
朱厚熜不著痕跡地將手縮排大袖,試探道:“先生對此事的態度……?”
“我反對!”李青說。
聞言,朱厚熜放鬆許多,他還真擔心李青會為了李家利益推波助瀾呢。
“那先生可有高見?”
李青沉吟了下,說:“高見談不上,不過能解一時之急。我的建議是……開辦商工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