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的第一想法就是:這小混蛋出賣了我!
轉念一想,若是王守仁說了實情,王華就不是疑問,而是興師問罪了。
畢竟,自己沒徵求王華意見。
李青心中有了底氣,淡淡一笑:“不是。”
“真的?”王華狐疑。
“當然!”
李青張口就來的本事,可是千錘百煉,臉不紅,氣不喘,倒整的王華以為自己錯了。
他這個謙謙君子,又哪裡知道李青有多‘險惡’。
李青笑著解釋:“當今皇上登基之時,太上皇曾出去遊覽大好河山,令郎剛巧順路,陪了太上皇一路,期間,太上皇對他觀感極佳,如今太子漸漸長大,正是讀書的起步階段,太上皇就想起了小云。”
頓了下,補充:“這些都是我給太上皇診治時,聽太上皇說的。”
他自認說不過王華,自當不能輕易承認。
“都過去這麼多年了,太上皇竟還記得?”王華皺眉,這些他當然知道,不過,他仍費解。
時隔這麼久,兒子又沒進入仕途,太上皇怎麼還記得呢?
李青看出他的疑惑,笑道:“當時,小云給太上皇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什麼?”
被和尚追殺算嗎?李青摸了摸鼻子,訕訕道:“我是記不清了,王大人若想知道,不若問太上皇。”
“……”
王華苦笑搖頭,嘆道:“李先生,你和犬子是知己,他什麼性格你是知道的,哪有什麼才華橫溢啊?
他自己都跳脫不羈,且先後兩次落榜,這樣的人如何做得了太子伴讀啊?”王華滿臉苦澀,“儲君,國之根本,如此影響大明千秋計的事,容不得絲毫馬虎啊!”
他道出真實目的,真誠道:“醫者,上醫醫國,中醫醫人,下醫醫病,此謂之醫道;
先生正是醫者啊!
王某自認有識人之明,先生雖非朝廷中人,卻有醫國之心,如此大事,還請先生……幫忙規勸一下太上皇。”
說到最後,王華汗顏。
他這還是第一次求人辦事呢。
李青卻是笑著搖頭:“王大人太看得起我了,我就一江湖郎中,憂國憂民……非我之責,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先生怎可如此想?”王華迫切道,“今日是最後期限了,若不能讓太上皇收回成命,待事已成定局,怕是難以挽回了啊!”
李青還是那句話:“抱歉,我就是一個江湖郎中,可管不了這事兒,王大人請回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