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宇剛才電話裡說,過去跟你有一些誤會,希望彼此拋棄成見,誰都別再計較了,以後攜手合作一起把報社經營好。”淺柔柔聲說。
“他真的這麼說?”武勉半信半疑。
“我還會騙你不成?這是他叫我轉告你的。”淺柔停頓了一下,神色懇切的說,“小武,我知道段宇有時候不太好相處,工作方式你也不太看的慣,可他也有他的長處……過去的一些小摩擦,你就別再放在心上了,好麼?”
“沒問題啊。呵呵,我度量大的很,那點小事我本來就沒放在心上。”武勉爽快的一口答應,心裡卻暗暗嘀咕,不知道段宇這是唱的哪出戏。
淺柔點頭讚許:“段宇說,雖然他現在主要是負責拉廣告,可很多工作需要你全力配合,才能進行的下去。因為現在客戶對硬邦邦的廣告宣傳都沒什麼好感,都喜歡用‘軟新聞’的手法來包裝營銷……”
武勉恍然大悟。看來段宇一定是遇到了某個客戶,很強硬的要求用“軟新聞”來做廣告,因此不得不放軟身段、透過淺柔來向自己求助。他慨然道:“姐,你就直說吧。段副總要我做什麼?為了報社的利益,為了你,公事上我一定會全力配合好他的。”
淺柔滿意的笑了,把段宇所說的情況複述了一遍。
原來東江汽車集團將在三點整搞一個大型活動,宣傳推廣幾款新型電動車。段宇原本已答應親自出席活動,並負責撰寫一整版特刊,但他中午在海州市談專案時間被拖延了,加上路上又塞車,已經無法及時趕回來,因此希望由武勉這個採訪主任代他出席,以免失信於人。
武勉聽完一口答應,看看時間已經是兩點半了,於是駕車將淺柔先送回了報社,然後直接驅車駛向東江汽車集團的總部,將近三點整時正好趕到。
他剛停好車,手機鈴聲就響了,是段宇打來的。
這奶油小子的語氣居然十分客氣,一反過去的敵意,先向武勉表示了感謝,然後還將他的採編能力誇了幾句,說想來想去,這個任務還是隻有交給你才能放心。
既然對手釋出了善意,武勉當然也樂得大方,表示自己一定會認真完成工作,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地方就儘管吩咐吧。
“其實也沒什麼特別的,稿子你可以自由發揮。”段宇的聲音從話筒裡傳來,“不過東江汽車的秘書說,希望咱們能在現場幫忙問兩個問題。”
“哦,什麼問題?”
“你有紙筆嗎?請記錄一下,最好是照著念出來,免得出差錯……”
“好,稍等。”
武勉取出紙筆,逐句記錄完畢後就收了線,走進了東江汽車集團的會議大廳。
負責接待記者的公關部吳經理迎了上來,聽武勉說是《東江商報》的採訪主任,很熱情的招呼他到最前面的位置落座,又悄聲告訴他,等一下安排他第五個提問,叫他記得到時候要舉手,武勉點頭答應了。
片刻後新聞釋出會開始了,記者們首先被帶到展覽區,由東江汽車集團的高管們站在幾輛新型電動車前,向大家詳細介紹其功能。鎂光燈不停閃爍,將車輛和高管們一起攝入鏡頭。
武勉也取出相機拍了幾十張相片,耐心聽完了介紹,然後和記者們一起回座坐下。高管們則坐到前面的講臺上,準備回答記者們的問題。
坐在最中間的是東江汽車集團的董事總經理祁策。這是個肥頭蠢腦、說話有點磕磕絆絆的男人,看上去一臉傻相。剛才向媒體介紹電動車功能時,他從頭到尾幾乎沒說兩句話,基本是由兩個副手介紹。
進入問答環節後,祁策顯得更加緊張了,對大部分問題都要看著稿子照讀回答。武勉一聽就知道,這些問題全部都是事先安排好的。也就是說,包括自己在內的所有提問者,都是東江汽車的“託”,所謂的“問答環節”只不過是走過場而已。
這種情形是每個記者都司空見慣的,在政府部門舉行的新聞釋出會上最常見,主要是害怕有人問到難以回答的敏感問題,令答問者無法應對。
武勉起初對此十分鄙視,後來倒也慢慢適應了,常自嘲說這不是記者在採訪,而是“群眾演員”在客串。臺上臺下都在煞有介事的演戲,現場的每個人其實也都心知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