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能否改變,這是所有科幻電影中具有“預知能力”的超人,都會遇到的問題。其實,武勉自己昨晚也曾面對過同樣的情況,當潘家強一開始拒絕專訪時,他也曾懷疑過電視裡看到的那則報道,是否只是“多重宇宙”中的其中一個未來而已。只不過後來忙於採訪和趕稿,回家後又忙著研究瘋教授的筆記,一時間忘了這個細節。
現在,這個問題又一次擺在了面前!
假如未來是可以改變的,那當然再好不過,自己在對面銷售點買下那組號碼就行了,明天的新聞報道會變成《珠州彩民一人獨中1260萬元》,也就是中獎的地點從原本的省會寬州,變成了現在所處的珠州。
但要是未來不可改變呢?
那就意味著冥冥中有某種“宿命”的力量在左右,自己今天如果非要在珠州買那組頭獎號碼,會遭遇各種各樣的“意外”,導致不能成功。
比如,銷售點的店員一不小心打錯了號碼;或是電腦系統突然中了病毒;或是被某個仇人惡意做了手腳……甚至,說不定等一下自己過街時,會恰巧被飛馳而來的“七十碼”當場撞死……然後,另外有一個人恰好在寬州買中了那組號碼,那人才是真正的中獎者。
武勉想到這裡不禁打了個寒噤,喜悅之情泯滅了大半。他第一個念頭就是回家再去翻閱瘋教授留下的筆記,看看是否有提到這方面的資料,但筆記的內容實在太艱深難啃了,他研究了一整夜,能看懂的部分少的可憐。
不過,他突然想起瘋教授逝世前幾天,曾和自己討論過這個話題。當時他半開玩笑的問瘋教授,如果真能實現穿越的夢想,會不會回到過去改變未來的命運?瘋教授的回答是“絕對不會對原本時空的過去、現在和將來進行顛覆性的改變”,因為這會導致嚴重的時空亂流。
“既然什麼都不能改變,那你的發明即使成功了又有什麼意義呢?”武勉翻了個白眼。
“誰說沒意義?你可以成為先知呀。”
“先知?”
“對。”瘋教授一本正經的說,歷史上那些著名的先知,比如中國古代的袁天罡啦,法國中世紀的諾查丹瑪斯啦,他們都擁有“看見未來”的能力,但他們都生怕洩露天機導致未來發生變化,所以只能寫下一些模稜兩可隱晦難懂的言論,保證不對歷史產生過大的擾動。
“好吧,做先知是很牛逼沒錯,但我還是覺得,明明知道未來即將發生的事情,但又顧忌這個顧忌那個什麼都不能做,豈不是更令人鬱悶嗎?”
“不是什麼都不能做,而是不能去做顛覆性的改變。簡單來說就是要順勢而為,在不會影響歷史根本程序的細微處,順手佔一點小便宜。”
為了說清楚“顛覆性改變”和“順勢而為”的區別,當時瘋教授舉了個例子,比如你預先看到某個親戚一個月後會車禍橫死,你試圖挽救他,到時不讓他出門,希望避過這一慘劇,這就屬於“顛覆性改變”,因為這跟你原本看到的未來發生了衝突。
但如果你只是說服你親戚趕緊買個鉅額壽險,受益人寫你的名字,結果在他死後你獲得了一大筆賠償金,這就叫“順勢而為”。不過,如果你看到的未來事件的細節太多了,不僅看到了親戚車禍橫死,還看到他什麼保險都沒買,兩手空空的去世了。那你現在試圖說服他買保險,就又成為“顛覆性改變”了。
總之原則就是,你所採取的行動,必須和你看到的未來不發生邏輯矛盾。從這個意義來說,預知未來並不是知道的越多越好,因為未來事件的細節就像個框框,你看到的越多,就等於框框定的越死板,此刻能靈活處理的餘地反而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