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共四本賬本,簡單的排序一下,將每年的採買單價都算出來。
然後根據那些單價進行倒推,很容易就和之前那些年市場上的價格對上。
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這些採買是發生在姑蘇這裡。
因為我之前也算自己鋪子的賬,對市面上一些貨物的基本價格也是瞭解的。”葉辭書坦然說道。
平寧公主明白了。
這還真是就是倒推呢!
不過,那四年……
烏青雲正好在姑蘇任職。
一直到二十年,烏青雲才從姑蘇調往杭州。
“那你推斷出是什麼貨物沒有?”平寧公主繼續問道。
葉辭書點頭。
“最大宗的貨物應該是水稻。
這個價格最好推斷,我們家鋪子的夥計們吃的都是稻米。
稻米在賬本上是甲種貨物,根據上面的數字可以推斷出他們的採買數字為五千石。
採買的人不想引人注目,採取的小筆多單的採購法。
另外,從採購的時間也可以看出,那個時間點正是稻米收獲的時候。”葉辭書說道。
平寧公主翻著那四本賬本。
一邊看一邊點頭,葉辭書已經把姑蘇那四年稻米的基本價格標在了一邊。
按照葉辭書說的,時間,數量,還有價格都能對得上。
“五千石的稻米?這可不是小數字。”
“是!所以那些人採取了小額多單,怕引起人注意。
這是第一年姑蘇稻米的價格。
就因為這些採買,導致了從武帝十八年到二十年這段時間裡,稻米的價格漲了三成。
當時很多糧商從其他地方調稻米進姑蘇才平抑了稻米價格的瘋長。”葉辭書繼續說道。
平寧公主臉上看不出表情。
有稻米的地方那麼多,偏偏選擇了姑蘇?
“其他兩樣貨物是什麼?”平寧公主繼續問道。
“鹽巴和硫磺。”葉辭書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