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對方吃的又不是她的糧食,就把這件事丟在腦後,趕緊到食堂去完成吃到飽大業才是正事。
哥哥姐姐們沒什麼反應,好像習以為常了,劉樂樂卻覺得有些受不了,一個經常曠工不賺工分,不做家務的婆娘,叫著一群每天認真打豬草換工分,而且包辦家裡所有家務的小孩“吃白飯”的,到底誰才是吃白飯的?
“樂樂不要難過,不理她就好了。”大哥劉衛國看出劉樂樂的不對勁,出聲安慰。
“現在日子過得比以前好太多了,至少現在還能吃飽。”二哥劉衛強著。
三人都習慣了這種待遇,所以情緒沒受到影響,還是開開心心朝食堂走去。
劉樂樂跟著哥姐們排隊打飯,每個人可以先拿一碗玉米粥,粥裡除了玉米之外,還有蕃薯和野菜,男人可以拿到兩個拳頭大的窩窩頭,女人、小孩可以拿一個,如果吃不飽,還可以再去盛玉米粥,就管水飽。
拿完東西,四人去了分配好的座位,劉建設和李曉紅已經吃了起來,做了一天的體力活,他們兩人餓慘了,並無暇顧及孩子們。
劉建設的窩窩頭沒有吃,他已經喝完玉米粥,又手腳俐落的起身去盛了一碗,李曉紅速度也不慢,窩窩頭一樣放在一旁沒吃,也手腳俐落地跟著劉建設身後,去盛第二碗玉米粥。
一家子吃飯的時間,劉建設和李曉紅一共盛了三次的玉米粥,直到玉米粥沒了,才開始吃窩窩頭。
兩人都沒把窩窩頭吃完,留下一半等明天早晨上工前吃,,食堂一天只供應兩餐。
劉樂樂的兄姐也相當神勇,喝了兩碗粥,窩窩頭則是完全沒吃,看著大家的舉動,劉樂樂覺得自己到了大胃王比賽現場,加快速度喝起粥來,沒想到她的戰鬥力也不錯,竟然喝了一碗半。
“呃!”在走回去的路上,劉樂樂忍不住打了個飽嗝。
哥哥姐姐們看到她的舉動,忍不著笑了起來,四人的口袋裡,都放著一個窩窩頭,等著明早幹活前吃。
他們父母吃飽後,趁著天還沒黑,跑到自留地工作。
歷史上有食堂的時候,本來是沒有自留地,可是劉樂樂不知道怎麼一回事,這裡家家戶戶還是有自留地,地雖然不多,但是還是可以種點棉花、花生、芝麻.....,只要上交三成收成,就可以把自留地的收獲留下。
四人今天工作,打豬草、撿柴、喂雞....等家務都做完了,天還沒黑前,是他們四人少的可憐的遊戲時間,兩個哥哥帶著她們和村裡的孩童到處撒歡,四人玩到天黑才回去。
一回家裡,大伯家八歲的小兒子劉大寶一看到他們,就罵道:“賠錢貨。”
大伯家兩個堂姐沒有阻止,畢竟奶奶整天對著二叔一家罵咧咧的,罵久了都要以為四個孩子的名字就叫“賠錢貨”。
劉樂樂搖頭,才八歲的幼童,就讓劉家婆子教得如此極端。
兄姐們沒有在意他們的謾罵,應該說,他們已經習慣、或者說他們已經麻痺了........
這可不是一種好現象,人長期被叫賠錢貨,時間久了就會真的覺得自己是賠錢貨;因為自己是賠錢貨,所以人人都可以輕賤自己;因為我低賤,所以別人對我不好是應該的?
這是一種可怕的負面迴圈....
“性格”決定“命運”,不脫離劉家,兄姐門這輩子根本沒有希望......
作者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