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七十年代那場戰爭> 第1091章 平分秋色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091章 平分秋色 (1 / 3)

決戰之時,生死存亡的一剎那,活下來的只屬於強者。

沒有仁慈,沒有道理,只有頑強。

如果此時講什麼“存天理,滅人慾”的枯燥論調,那就只有到地下與先賢們去討論生命的意義。面對強者,特別是人性缺失的那一類人,根本無法用人的定義去理解,你講了他也不聽,管用的還是實力,只有實力才說了算數。

雖是人蛇之戰,靠的也是這一點,誰強誰便是贏家。

現在,吳凡宇和巨蛇之爭也到了鍵時刻,拼的是體力,要的是強勢,比的是誰的出手快,誰夠狠夠準更兇一些。

瞬間,蛇沒有吐芯,沒有噴毒,而是用了最直接的辦法,用蛇牙去咬,甭管咬在哪,只要是肉身,咬中後他就有勝的可能,因為毒蛇的制勝法則,全憑身體裡的那股毒液。

通常情況下,人在被蛇咬之後,要看毒性大小。如果毒性夠強,瞬時間便會失去知覺,連痛都感覺不到時,便失去了反抗意志。接下來所做出的第一反應,必然是會用手去捂臉,因此也就丟掉了他想要採取的報復行動。於是便由對抗轉為妥協,從而由主動的進攻或被動的防守轉為了消及的抵制。這有點像抗日初期的國民黨政府所採取的不抵抗政策。連連失利之後,地盤丟的差不多時,才知道組織全民抗戰。

眼下這條蛇很是明白這一點,他對吳凡宇的攻擊,要的就是這個機會,趁人不備,攻其不意。只要對手被它蛟住,用不著第二次出擊,便可大獲全勝,他對自己的毒液有充分的把握,只要得手,便能一擊致對手與死地。

慢慢的,他的對手在中了毒液之後,很快會失去抵抗能力,漸漸失去支覺,隨後便是死亡。甭管對方塊頭有多大,多半會在短暫的時間內先抽搐,接著是停止任何反應。

可見,這條蛇很有戰鬥經驗,知道什麼是狹路相逢勇者勝的道理。

很可能他曾經與很多大型動物戰鬥過,積累了不少的戰鬥經驗。

從它的體形上也能看的出,他經歷了漫長歲月,在茫茫原始森林裡,經歷了不知多少困苦和艱難,定然是在與天鬥,與地鬥,與各種動物鬥了之後,才成長到現在,於是由一條小蛇,成長為一隻少有敵手的大型兇惡之獸。

連人都敢當做盤中餐的一條巨蛇,足以見得他不是生手,也許是早就食用過,還知道其中的美味,不然也不會有此番做為。

至於他曾經吃過的是成年的人,還是未成年的兒童,我們不得而之,但從現狀上看,這是一條無比兇險的蛇,不能對他有半點仁慈。

如果此時還要留著保護動物的心態,那就只能是被他當做點心吃掉。因此,過度的仁慈,毀壞的不僅僅是自己的生命,還可能是其他的人類。

到了生命攸關之時,吳凡宇根本就來不及想這些,第一要保命,第二要打敗這條蛇。

就在蛇頭與吳凡宇臉部接觸的一剎那,吳凡宇伸出的右手迎向了蛇的脖子。

向來是打蛇打七寸,稍有這方面常識的人都知道這一點。但是想歸想,操作起來並不容易,而且還是在身體被蛇身纏住的情況下。

吳凡宇出手時就是這麼想的,他要一把攥住蛇的脖頸,不能讓他再靠前一點,哪怕是一點點,更不能讓蛇噴毒,否則,反擊沒有一點意義。

還好,吳凡宇出手夠快,危急時刻他做到了,控制了蛇的進攻。

然而,蛇的反抗精神超級強烈。他不是小蛇,又不是普通的蛇,身大力不虧足以在他身上得到證明,很是懂得被控之後如何進行反擊。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