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七十年代那場戰爭> 第1086章 攻克東枝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086章 攻克東枝 (3 / 5)

彼命令是什麼,還是曼德羅與日軍會戰。

自從平蠻納會戰流產後,盟軍部隊已被打日軍打的七零八落,各路軍兵們各奔東西,此時統一起來很難。

如果此時在曼德羅會戰,各處部隊從不同地點要往這裡調。沒有交通工具,全靠步行,該有多難。

緬甸是多山多森林的國家,經濟不發達,很少有路,幾乎處處是原始森林。在這樣一個地區,從東邊調到西邊,那得走多遠的距離,難啊!

因此說,此時在曼德羅會戰,即不佔地理優勢,也沒有人員優勢,天時,那就更別說了。現在已經到了雨季,行路難,行路難,處處是艱險。

稍有常識的人都會說,懂不懂軍事,簡直是沒腦子,瞎胡鬧。因為,最好的會戰時期已經錯過了。

沒辦法,因為有盟軍總司令史迪威和中國遠征軍總司令羅卓英堅持,那大家就齊心協力搞好這場會戰吧!

還是那句話,現實與理想差的太遠。

做為一名軍人,不僅要服從命令,聽從指揮,其銳智思想,靈活機動的作戰方針時刻都不能丟。

杜建明就是這樣的人。

有可能領導離的太遠,不知道戰場形勢,但做為一線人員,必須時刻提高警惕。他的心還是很大度,原涼了史迪威和羅卓英,繼續完成自己應該完成的工作。

杜建明提出的建議雖然被否決了,但他警惕的心始終沒有放鬆。

一邊執行上級決定,按規定向曼德勒調兵,另一方面,他及時派出人員潛入東枝和梅苗區域進行偵察。

按他的想法,日軍不來最好,如果日軍來了,想盡一切辦法也要阻止住日軍。

這一偵察不要緊,卻發現,在西線的喬克巴當一線並沒有多少日軍。

這是好事啊,沒有日軍,說明陣地還在自己人手裡。

可是,另一個局面不太妙,就是那些被38軍救出來的英軍還在逃跑。而且是零零散散地逃跑,並沒有按照盟軍司令部的要求派兵守住這一線。

得到這情報後,杜聿明大為吃驚。

如果按著史迪威和羅桌英的命令,要在曼德勒進行會戰!這個東線通往臘戍方和的線路非常重要。

他看出了危險,因為,這正是進行會戰的關鍵處。

如果被日軍佔領了這一地區,從這裡直接奔襲臘戍,還搞什麼會戰,人家不從那走,直接過去了,截都截不住,去阻誰啊!

於是,杜聿明再次向總司令部提出自己主張:

“目前必須集中第軍5主力師200和新編22師與敵人力爭東枝,否則,東枝不保,臘戍危機……以須以最大決心保衛東枝,如敵已佔領,必須以全力攻克,如我佔領則必須頑強狙擊北犯之敵,使我軍主力集中在梅苗、東枝間,與敵做持久戰。”

杜聿明說的很恰當,此時不守,等等何時。

那就是,東枝太重要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