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七十年代那場戰爭> 第1083章 撤出同古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083章 撤出同古後 (3 / 4)

於是,各大同盟國對中國遠征軍重新認識,大肆進行宣傳,連日本人都在暗中豎大拇指。

這時,英軍再想壓也壓不住,英國各大報紙紛紛發聲:“華軍以少敵眾,英勇,將使華軍之戰績益增光輝。”

“中國遠征軍是世界上最精良的部隊。”盟軍最高統帥給出結論後,國際上各大報紙紛紛給予宣揚。

同古會戰雖沒達到預期目標,但中國軍隊的戰績給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帶來極大鼓舞,無論是歐洲還是亞洲,各個戰場都颳起一場反擊強風,使消沉的1942年再次宣囂起來。

負面影響:

儘管遠征軍的師200在同古保衛戰中打的不錯,但由於會戰計劃未能實現,不僅沒有擊破日軍進攻,更談不上收復仰光,而且還放棄了同古這一戰略要地,同古到毛奇的公路門戶大開,無險可守,無障礙抵擋,日軍這支軍15一路高歌大踏步前進。

隨後,日軍正面牽制中國遠征軍主力,派遣一個加強師團偷偷地長途奔襲,一舉奪佔中國遠征軍後方基地臘戍,相繼佔領了緬甸的仁安羌、臘戌和曼德勒,最終徹底切斷了中國遠征軍的後勤生命線:滇緬公路。

這是後話。

由於同古失守,它成為了中國遠征軍第一次緬甸會戰失利的重大轉折。也就是說,以後的連續失敗,與這次失守有著重大關係。

戴安瀾總結說,東瓜同古)之失,因我軍趕到太晚,該處平原一片,建築工事極感困難,又因英方運輸不能配合作戰,控制權為敵人所獲,致我軍未能達到遇期效果。

結伴不當,碰到了豬隊友,不敗才怪,可恨之極。

第二場,平蠻納會戰

這是一場流產的戰役,戰鬥號角還沒吹響,不幸的訊息紛紛傳來。

同古戰役之後,中國遠征軍乃至盟軍總司令都感到雖敗尤榮,主要是因為中國遠征軍的戰績,以少勝多,殺敵成倍,打擊了敵人囂張氣焰,因此看到了希望,覺得日軍不可戰勝並非神話,只要用心,打敗日軍還是有可能的。

於是,由盟軍會同中國遠征軍作出了平納會戰決心圖。

在諸多準備工作完成後,杜建明制定了作戰想定,草擬了作戰計劃:

作戰方針:

“以持久消耗敵人之目的,即以阻擊兵團逐次阻擊消耗敵人後,以固守兵團吸引至平蠻納附近、待其膠著,以機動兵團轉取攻勢,將敵夾擊、包圍於平蠻納周圍而殲滅之。”

投入了中國遠征軍的軍5,師96、師200、新編師22。軍6的師93、師49、師55等。有阻擊,有固守,有機動,可謂設計極為合體,天衣無縫,如果按著這個走向,日軍定會被甕中捉鱉。為了避免番號規定,把軍、師單位提前,望見諒。)

中方軍隊緊鑼密鼓地進行部署,日軍也沒閒著。

日軍司令官飯田祥二郎也制定瓦城會戰計劃:

以有力兵團截斷臘戍方在之敵軍退路,以主力沿東瓜至瓦城道路及伊洛瓦底江之地區,向瓦城方面前進,以包圍敵軍方之兩翼,壓迫敵軍主力於瓦城以西之伊洛瓦底江加以殲滅之……

從這個計劃上可以看出,日軍放棄了英緬軍,集中所有兵力專門來對付中國遠征軍。

日軍抱定了一個信念,誰強我就打誰,只要把能打的幹掉,那些不能打的,還用打嗎!,一跺腳,他自己就會主動跑路。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