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七十年代那場戰爭> 第八百六十二、戰前準備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八百六十二、戰前準備 (2 / 3)

這也正是召開此次會議的突然性。

法尚武和李新都屬於最基屋的連隊軍官,他們不知道,在團裡準備開這個會之前,團長、政委和參謀長、主任都在師裡參加了更高一級的軍事會議。也就是說,現在,不僅是連隊的任務緊,師裡更是急。

一切的一切都是應急準備。

團長下達了準備時間後,可以說,法尚武他們必須看著時鐘指標轉悠,慢一點,都可能跟不上師的整體佈置,還有可能打亂全域性。

團裡的會議不是很長,一個小時後散會,所有任務已經下達,還有不明確的,那就是個別安排了。

部隊的習慣就是層層下達。團裡召開了會議以後,營裡還要開。營裡開完,連裡還要開。省點事的,就把排這級省掉,班長、副班長全部參加,來一次連務會,下達任務,提出要求,明確重點,一骨腦地算是交待下去。需要落實的,就是班務會上如何進行重點準備了等等。

等到這一連串的工作都做完,用去了整整一天一夜時間。

雖說,這場演習是由軍區一級指揮,場地是在一個師駐軍的範圍內,但決不是現實中的駐軍城市等地上進行。因為,軍隊實際駐軍很分散,師很可能會在一個市級的行政區域內,團駐在縣境內,或其他鄉鎮區域的地方,總之這樣的地區不是城市那也是郊區。民多於軍,生產生活是重點,軍事防區小而又小,因此,這些起區域都屬於軍民兩用,根本不可能在這樣的地方進行軍事行動。如果進行,很有可能會給平民造成傷害,因此,去模仿這樣的區域,僅是一個假設,不可能是真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地域可以是假的,但戰場的形勢卻不能玩虛的,像以往那樣,導演部一說開始,各兵種積極行動。到了地界後,隨意地找些靶子,把炮打出去,子彈射出去,人員沒有傷亡,然後撤回,搞個大型總結,這便是算完了。

因此說,那樣的演習,搞了也等於沒搞,形式大於內涵,精力浪費在看圖作業上,士兵也是換幾個地方而已,行政事務多於軍事行動,空喊口好多於實彈射擊。因為幾天下來,有的人只打幾槍,甚至有的人,連真正的演習場地都沒進去過。就這樣,一場轟轟烈烈的軍事演習便草草結束。

現在則不同了,面對國際形勢的風雲變化必須得玩真的,一點都不參再馬虎下去。

軍人們都喜歡拿美軍說事。因為美軍幾乎是每天都在打仗,它計程車兵遍及全世界,什麼樣的基地都有,而且是經常有活動,士兵們也是調來調去,因此說,美軍計程車兵很少有人沒有參加過實戰,即使沒參加過戰鬥,但那種氣氛是必須感受的。

所以美軍的盟友都喜歡輪番與美軍搞各種演習。

就拿最近印度與美國的三軍演習來說。印度官員很實在,實打實地說,願與美軍聯合演習的根本原因就是美軍有戰爭經驗,知道如何打仗,所以他們選擇了美軍。這些國家,是想透過演習的方式向美軍學習,以此來提高戰鬥力。

我們也在搞,我們的集團是上合組織。而這些國家相比美軍來說,實戰次數小,敵人都是虛設的。雖說也進行的轟轟烈烈,技術裝備、功能等各項指標都不錯,但實戰效果如何呢!不得而知。

由於上戰場的機會很少,幾乎沒有,士兵的真實感受就達不到。俄軍稍好一些,大大小小還參加過中東的一些小活動,因此,別的國家也把他們當成了老師。而我們,由於多年沒戰事,實戰經驗尤其欠缺。所以,我們便想透過各種形式,在與外軍合參聯演中學到真正的本事。

但是,能夠與外軍聯演的軍隊太少了,不可能各軍種都能參加,剩下的,就只能是經驗介紹,多發些內參資料。如此情況下,我們也不能等靠,只能靠磨練、磨合來提高我們的戰鬥力。如果還像以往那樣,走走形勢,走走過場,常此以往,當真正戰爭來臨的那一天,我們非吃虧不可。

有人認為,我們過去都是以戰爭學習戰爭,經驗是從戰場上學來的。

現在則不同,過去可能要打幾年,幾個月。現在不會,一場戰爭也許幾個月,或許幾天就完。

最典型的是南聯盟,大約一個月不到。我們對越自衛反擊戰,也只有十五天。這樣的短時期,經驗能學到嗎!等你學到了,戰爭早已結束,到那時,國軍可能會癱瘓,到不了那步,那也是千瘡百孔,吃了大虧。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