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合成化練這個詞,估計只有吳江龍他們這樣的高階作戰人員才懂。對於基層官兵來說,知道什麼是機械化就不錯了。
按我當時在部隊的經歷,我們認為,步兵能從步行走路轉到乘車行軍,已經是很大一個進步。我們再不用扛著小炮,揹著槍徒步走上百八十里,一天腳底就能打上幾個泡。
能把兩條腿解放出來,讓氣車輪子代替,不知當時我們有多高興,這便是機械化。有了汽車,步兵就能與炮兵們看齊,同行在大路上,不再用欣羨的眼神望著他們。這已經是當時改革取得的很大進步。像今天的裝甲輸送車,武裝直升機,各種,電子戰,資訊化等,當時想都不敢想。其它的高科技東西,更是聞所未聞。
這些應該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軍人的心裡寫照。
吳江龍來到基地的幾天當中,幾乎就沒有出去過,整天圍著沙盤和地圖打轉。
一座大型的軍用帳蓬內,中央支著用木板搭起來的沙盤模型,說是沙盤,並不是用沙子堆起來的,看上去是用一些特殊的材料貼上而成,在上面行成了地型地貌特徵,有丘陵,有沙漠,有平原。
綜觀整個地形圖,這一地區的環境盡收眼底。上面標著x訓練場,佔地1065平方里。不過,上面幾乎沒有什麼建築,最原始的荒野暴『露』無遺。
此時,沙盤上無論是荒野、沙漠還是丘陵都『插』上了紅藍小旗。
現在演習還沒開始,怎麼就在上面排兵佈陣了,這哪裡有一點實戰的影子,很像是沙場點兵。
叫你去哪你就去哪,叫你怎麼打,你就得怎麼打,分明是排電影和電視劇嘛!
吳江龍皺眉看著沙盤在苦苦思索。
軍棋推演已經是一些軍隊研究作戰的一種最簡單最明瞭的訓練方法,可那是對軍官而言,部隊的戰鬥力根本得不到體現,現場應變能力更是無從說起,就是在房間內,你進攻,我防守,極像是玩些小孩子過家家的遊戲。
這樣的演習,對於吳江龍他們這些上過前線,玩命打仗的人而言簡直就不削一顧。這樣的演習,根本就不會起到錘鍊部隊的目的。
吳江龍不僅已經開始懷疑這樣演習的有效『性』,而且已經著手撰寫新的演習方案,並向上級首長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但是,他的思想還沒有得到上級認可,沒有敲定。因此,在新方案下來之前,他還得按著預先制定好的方案貫徹落實。這就是他不開心之處。
軍用帳篷內只有吳江龍一人,在如此靜的環境下,才有讓他思索的機會。
突然,門外傳來雜『亂』腳聲。
人未進入,聲音已經傳了過來。
“就按我剛才說的,先按預定方案搞一次預演。”
簾子被挑開,進來的是佩帶少將軍銜的一名中年軍官,在他身後,跟著五六個軍人,軍銜各異,但都在少校以上。
“吳參謀,你的意見呢?”少將看見吳江龍後,直截了當地發問。
“同意首長意見。”吳江龍轉身立正回答。
“那就開始吧!由你親自帶隊。”少將繼續說。
“是”吳江龍回答。
前兩次稿子沒有透過,這次如透過,請編輯調整一下二十一和二十二的順序。謝!)
喜歡七十年代那場戰爭請大家收藏:()七十年代那場戰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