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這一天,天空還算做美,早晨稀稀落落下了一陣小雨,到了上午九點鐘時,老天把全部雨具收回。雖然還陰著臉,但也能讓地面上的活動正常開展。
這時,在搭建演出節目的墓地前開始有人聚集。前來觀看的村民們大都披著蓑衣,戴著斗笠,三五成群地站在一起說話。還有人把自家的牛也趕了來,把牛拴在草地上覓食,人卻『插』到一邊的人群裡說話。也有人帶著一些農產品,在廣場周圍擺成地攤,準備向前來演出的人兜售。整個看上來,很有些趕集的味道。
吳江龍換了身便衣,戴著一個不知從何處借來的大斗笠,領著兩名和他一樣著裝的戰士,在人群中四處轉悠。
忽然,從場外的一條小路上傳來了歌聲。歌聲如清泉般純淨甜美,高亢但不失悠揚,嫋嫋卻又依依,婉轉如同夜鴛般地絲絲入腑。
廣場上的人都被歌聲吸引住,不約而同地掉轉頭,去尋找聲源。
過了一會,樹林後面出現了四個身著彝族服裝的少女。四個人個頭一般高,頭上一律包著黑『毛』巾。上衣短小,兩隻袖子掛在臂彎處,『露』著細膩的兩隻胳膊。下身是黑『色』半筒褲,襯著一雙白襪。每個人從上到下,頭是黑的,上衣是黑的,褲子是黑的,鞋子也是黑的。走起路來,身上掛著的各種裝飾物叮噹做響,配合著歌聲一起一落。每個人身後都揹著一隻竹簍。揹帶有些下墜,能看的出裡面裝著什麼東西。但四個少女卻顯得很輕鬆,連唱帶跳,身上背的似乎就是舞臺上的道具。
四個少女越走越近,漸漸能看出了臉形。美麗自不必說,那股大膽、潑辣,幾乎讓所有村民都發出感嘆,“這是誰家的姓啊!”被問的人搖搖頭,表示不認識。眾人議論了一會,也沒弄清這四個少女是從哪來的!
吳江龍盯著四個陌生少女看了一會,又聽到了村民們說不認識,心裡漸漸有了疑問。
這麼漂亮的青春少女,生長在巴掌大小的小山村裡,大家都不認識。說明只有一個可能,那就是這四個人不是附近的。
四個少女走進廣場後,不但歌聲沒有停止,四個人竟然還跳起舞來,讓圍觀的人連連叫好。歌聲美,舞姿更美。連那些值勤的戰士也有些呆了
幾個當地的小夥子終於耐不住了,紛紛加入到舞者之中,隨之跳起舞來。
文工團還沒來,這裡卻有人開跳開唱了。吳江龍一時不知如何是好。
村民們這是自發的,誰又能忍心上前起阻止。
先到的人不再規規矩矩地找地等著觀看演出了,有的在圍觀,有的加入跳舞。場地上一時間熱鬧非煩,不像是在等文工團,到像是在搞連歡。人們蹦啊!跳啊的!鬧的現場一片零『亂』。
看到這個局面,吳江龍暗暗著急。如果繼續『亂』下去,就是有敵人攙在中間,也無法查的出來。但又不能像組織部隊那樣下口令,他們可是地地道道的村民。這還是白天,要是晚上篝火一起,那就更難以控制。
吳江龍一直盯著四個少女的揹簍,越看越覺得不對頭,怎麼跳舞連揹簍都不捨得放下。
看了一會,他走到一名值勤戰士跟前,悄悄地向他做了個提示,讓他前去查一下。
這名戰士穿進人群,左躲右擠地,直奔四個少女而去。
沒成想,這個戰士剛一接近。四個少女便有意識地躲開了,無論如何不讓他碰揹簍。
這名戰士不甘心,轉了兩個圈,終於把一個少女擋住,對她說,“檢查一下揹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