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候,部隊訓練還沒有規範起來,多數部隊訓練很隨意。上級也沒有什麼標準大綱,基本上都是各連根據實際情況,用當時的話說,“就是缺什麼,補什麼;少什麼,加什麼。”所以,連隊訓練基本上都是連長這麼一定,畫張表格,列出科目,只要把本兵種的訓練科目完成,在各項上能夠出人頭地,這就是標準。
在接下來的幾天當中,七連連續進行了『射』擊、投彈、長跑、刺殺等項科目比賽,成績一公佈,吳江龍名列第一。
“這還有什麼說的,參加特種兵訓練,吳江龍必須去。”不等李森、佟志遠說話,史柱國拿著成績單,當場拍板了。
經過六個月左右的軍事技能訓練,吳江龍不僅學會了各種武器運用,還掌握了擒拿格鬥、攀登、識圖、駕駛、排雷、通訊等偵察科目的訓練。
他剛一回到連隊不久,七連便接到了調往邊境命令。
1980年5月,七連被調到雲南邊境,擔任警戒和與敵對抗的邊境作戰任務。這次作戰,有些驗兵的『性』質,計劃駐邊境的時間為四個月,並要求在這段時間必須至少俘虜兩到三名越軍。
邊界線上的一個小村莊第一次有了駐軍,而且還是百十人的隊伍。
七連駐進村莊後,共分成兩隊。一隊由李森帶著駐在東村頭;一隊由指導員佟志遠帶領駐在村西頭。吳江龍所在的四班被分到指導員這一隊。
夜幕降臨後,小村莊再次接受了偏遠山區的寧靜。
這裡沒有狗吠、沒有人語,沒有喧囂,只有季風吹動著小雨點,嘩嘩砸在房頂的溼草上,顯得單調、孤獨,極像是被人遺忘的角落。
那麼這百十號人都去哪了呢!
七連進駐這個村莊,不僅是駐防,他們還擔負著巡邏、搜尋、捕捉,潛伏等各項任務。所以,對人員進行分配以後,真正能在屋裡享受睡覺的人也就了了無幾,大家都是換班輪流休息。
這時,一間茅草房的門被人從外邊推開。
吳江龍進屋脫下雨衣,抖擻掉上面的雨水,把雨衣掛在柱子上,然後走向床頭,連著推醒兩名戰士,輕聲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李小飛,黃震,該你們倆上崗了。”
兩個戰士被叫醒,『迷』『迷』糊糊從床上爬起來,穿上衣服,提槍往外走。
吳江龍不放心地叮囑,“你們倆在二號位可要盯緊了,那可是條小路。”
“放心吧,班長,我們又不是第一次在那站哨。”李小飛走到門口時說。
兩個戰士出屋,吳江龍上床,往床板上一倒,不到五分鐘便響起了呼嚕聲。
他這個班長當的可不易。晚上要帶班站崗,白天還要組織訓練。李森說了,“你要把在教導大隊學到的所有東西,都要在全連戰士面前有個交待,直到教會所有人為止。”
李森經過那場自衛反擊戰以後,非常清楚對面越軍的戰術技能。他非常明白什麼叫儲存自己,消滅敵人。儲存自己光跑,光藏那根本就不行,那隻能算是縮頭烏龜,到頭來,還得被人家吃掉。所以要想儲存自己,首要條件,就得有真本事,要有超過敵人的看家本領。只有消滅敵人,打的敵人無還手之力,那才能叫儲存自己。否則,只有捱打的份。為什麼七九年自衛反擊戰一開打,有很多戰士驚慌失措,連槍都不知向哪放。更別說什麼叢林作戰,如何攻擊敵人了。雖然後來作戰中有了轉折,但那是負出血的代價後換來的。現在可不是什麼七九年了,畢竟中國軍隊學到了經驗,有了教訓。再也不會有那麼多的無謂的犧牲了。李森要練精兵,練強兵,因此,他不管把連隊帶到哪,都把軍事訓練當做首要任務,他要把七連的所有人,都練成打擊越軍的好手。
這一下子可苦了吳江龍了。白天,他沒完沒了地教,幾乎要拿出吃『奶』的勁幫助戰士們訓練。用肖勇的話說,“你一個人吃了小灶,也得讓大夥知道那是啥滋味。”所以,吳江龍根據邊境的地理特點,把在教導大隊學到的本領,一古腦地往外倒。他不倒也不行,李森,肖勇這兩個不好惹的主盯的非常緊,不允許他有一點後手。
別忘了,吳江龍現在是班長,班裡還有十幾個人由他支派。所以,他是忙了這頭,又得忙那頭。班裡出了差錯,那更是不可以。
吳江龍正睡著,也不知他做沒做夢,反正睡得非常沉。
突然,二號位方向響起激烈槍聲。
吳江龍就象被人砸了一拳一樣,條件反『射』地從床上跳下來,『摸』著黑,抓起一支便向屋外跑。
喜歡七十年代那場戰爭請大家收藏:()七十年代那場戰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