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七十年代那場戰爭> 三百六十三、借霧過江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三百六十三、借霧過江 (4 / 5)

“即然有敵人守著,那就得先把他們幹掉。”

陶川來了興勁,“你的意思是,『摸』哨。”

“不僅是要『摸』哨,還要把那裡的敵人全乾掉。”

“好,那就讓我們分隊去。”

“去多了不行,只能先去十個人。”

“好”

“先去抬兩個竹筏,慢慢下水,一定不要弄出響聲。”

“放心吧!”

陶川安排人去抬竹筏。

竹筏抬過來後,為了不弄出響聲,戰士們用繩子拴著,一點點往山下溜。

三隻竹筏被放入水中,一共上去十名戰士,再加上陶川就是十一人。

江水很急,竹筏過渡,不能按著直線過江。即使過去,也要下漂好幾裡。為了避免這個問題,在竹筏下水後,這一邊用繩子把他牢牢拴住。在它往下漂時,從後面加力,好讓擺筏的人減輕些阻力。

為了不發出響聲,儘量不用東西去劃,而是用撐杆頂住江底緩緩前行。這樣還不夠,在水淺的地方,還要有人從後面推。

在幾方助力下,竹筏悄悄朝對岸劃去。

南岸和北岸一樣,完全籠罩在晨霧中。靠近江邊有一個竹子和木頭混搭的棚子。在緊靠棚子近旁的一棵大樹上,吊著一個僅能容一人上下的軟梯。梯子盡頭,則是一個鳥窩樣的窩棚。估計這就是越軍用來朝對岸觀察的前哨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由於霧氣大,站在上面也看不清對岸的情況,所幸上面的越軍也躲到了樹下面的棚子內。

一年多的時間,這裡就沒發生過戰鬥。就是越軍警惕『性』在高,他也不能天天繃緊了弦,死盯著對岸。何況,這裡又不是什麼渡口。之所以越軍要在這裡設哨,原因就是這裡的水比較淺,防止有人偷渡。

其實,他們防的不光是怕北面的人過來,也怕自己一方的人逃過去。

到了八四年,中國改革成果已經逐漸顯現出來。別看是中國的邊境,但這裡的老百姓生活也要比越方強很多,所以,那些心眼活的越南人,對中國開始心往之。別看『政府』之間在打仗,可他們有親戚在中國,如國他們投過來,還是有被收容的可能。

但是,他們想過來,越南『政府』可不允許。於是,在有可能偷渡的地方全都設了崗。如果越南不是太窮的話,他們肯定會在這樣的地方多加幾道鐵絲網。

這個哨所,就有這樣的目的。

哨所人不多,一共有五個人。他們吃住全在這裡,每到三個月才換一次崗。所以,守邊防的人都要以哨所為家。

這個哨所的哨長叫黎東平,手下帶著四個小兵,加上他一共是五個人。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