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七十年代那場戰爭> 三百四十二、有人來救援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三百四十二、有人來救援 (2 / 4)

面對這種情況,戰士們全都趴在地上屏住呼吸,專等著這場炮火絞殺的結束。

戰士們閒著,指揮員可不能閒著,他要為一下步做出新的安排。

“陶川,做好撤離準備。”吳江龍準備收縮陣地。

陶川答應一聲,便讓戰士們收拾東西。

石林這裡的戰鬥已經沒有什麼懸念,在如此猛烈炮火打擊下,越軍若能衝得上山頂,那才叫神了。

二十多分鐘的炮火支援越來越淡,隨著最後一發炮彈爆炸,石林地段重又恢復了平靜。沒有槍聲,沒有人聲,更沒有鳥叫聲,彷彿大地都跟著這些倒黴的越軍一同死去。

強烈的刺鼻味,在微風中緩慢向四處飄『蕩』。濃烈的煙霧漸漸回落,把厚厚一層浮塵壓在碎石之上。這個時候,隨便找到一塊光滑的石面,只要用嘴輕輕一吹,準保能欣起一層『迷』漫的塵土。

石林中再也看不到人影,死傷的越軍不知隱在何處,偶爾在石縫中也能看到殘肢斷臂,但想找一具完整的屍體幾乎沒有可能。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陶川用望遠鏡在石堆中搜尋一遍,的的確確沒有一個活著的敵人。陶川長出一口氣,對身邊的戰士們說,“撤,向山頂靠攏。”他想要利用這個機會,把人員帶到山頂上與一、三分隊回合,然後按照吳江龍的說法,集合後,向國境線中國一方陣地後撤。

陶川帶著戰士們迴轉身向前走了。

可就在他轉身之後不久,167高地東側外的那片密密叢林中,又有越軍開始朝著被炸爛了的石林靠近。

這些越軍躍出叢林,一聲不響地,貓著腰,飛速地朝著高地頂端方向前衝。

正面的戰鬥沒有二分隊打的輕鬆。

在高地正面,敵人集結了幾倍於三分隊的兵力,一口氣不帶喘地,輪番朝著高地進攻。

雙方打了幾個回合之後,幾乎到了拼刺刀的地步。之所以沒拼成,還多虧了戰士們帶了較多的塊。

當初,為了達到破壞敵人工事的目的,每個戰士身上除了帶足武器裝備外,額外地又增加了許多塊。這樣一來,即節省了運送人員,又便於在戰鬥中臨時處置。誰都沒成想,這些炸工事沒用多少,卻全都用在了越軍人的身上。

塊與比起來,爆炸威力更大。如果說,是靠彈片傷人,它則是用爆炸衝擊波直擊人的各個器官。只要被其擊到,不死也得肝腸寸斷。

每當越軍衝的很近,人員密度更大,子彈掃不平時,戰士們便把塊投出去。產生的衝擊波,簡直就是微小的核彈,讓越軍見了膽破心碎。

幾個波次的進攻都被山上的戰士們給打了下去。越軍在山坡上又丟下了幾十具屍體。

催促撤退的命令再次下達。

吳江龍對著話筒實事求是地說,“走不了,敵人粘的很緊。”

對這句話的的意思上級一聽就明白,但是考慮到諸多因素,還是堅決要求吳江龍他們撤下來。

“要想盡一切辦法,儘快把部隊撤下來。”

上級做出這個決定必有其道理。現在撤下來是很難,如果此時不撤,將來撤回更難。因為在這這個高地的左右,還存有敵164高地 、156高地、138高地等。在他的縱深,更是有屬不清的敵人陣地。雖然我軍拿下了這個高地,也並不想要它。它處於這麼個位置上,如果留下,那勢必就得天天和越軍折騰。為了這麼個山頭,拿許許多中國軍人的命來換,確實有些不值。

到了八十年代,南疆國境線基本上已經確定,雖說雙方還沒有籤什麼協定,但實際控制線,均以各自所佔的位置為準。現在我們過來,只不過是對越軍的『騷』擾氣不過,狠狠教訓他們。目的既然已經達到,那就早點撤回來的好。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