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工幹部就是婆婆媽媽。咱教導員多豪爽的人,到了這個職務上,也變成這樣了。”
估計李森聽不到,吳江龍悄地發了兩句牢『騷』。
兩個戰士沒人敢搭腔,只是相視一下,偷偷笑。
一條小道,從後山直『插』前沿。
小道彎彎曲曲,一會過溪水,一會穿叢林,像條蟒蛇一樣纏來纏去。吳江龍他們走了好長時間也沒有到達所要去的地方。
陶川做為二分隊長,守著另外四個山頭。雖然這四個山頭不高,他它的前出位置幾乎要和越軍陣地攪和到一起。由於距離很近,如果大聲說話,都有可能被對方聽到。
如果站在己方這邊的壕溝裡,甩開胳膊,朝前面一掄,會輕鬆地甩到對面陣地上。都如此,那麼子彈就更不成問題。
處在這樣的位置上,危險程度自不必說。因此,守在這段陣地上的雙方士兵,沒事沒五的,沒人敢『露』頭出去。萬一對面什麼人忍不住了,朝著暴『露』目標一開槍,準能命中十環。
別看位置這麼近,雙方發生的戰鬥反而並不多。
為什麼呢!這還得從越南人的心態說起。
越南人也知道,什麼叫不招惹麻煩。同時也說明一個理,與人方便等於與己也方便。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所以,他們為了平平安安,很少來招惹對面的中國軍人。
但這種局面也不是平白無故就形成了,那是幾番較量之後,才創下的。但也有一種情況除外,那就是新面孔出現在這裡時,仍然會很是危險。
在吳江龍這個大隊接防之後,下去的老兵特意告訴他們,千萬別在陣地上充什麼小白臉,跟在營房時那樣,又洗臉,又刷牙,讓越軍一看就知道你是新兵。他們不朝中方陣地開槍,並不是他們有多仁慈,而是攝於老兵的英武,輕意不敢下手。如果是新兵來了,那就另當別論,很可能就沒這麼消停。他們即使不『摸』你的點,也要放上幾槍。特別是見到中方有大人物時。
因此,這種平靜也只能說是短暫的,在沒利可圖的情況下。
在此期間,老山陣地上的中方士兵都有一個特點。臉是泥一樣的黑,軍服幾乎不穿,就是穿了,也要把它弄的跟泥坑裡檢出來一樣。頭髮要老長。越長,越能代表你是老兵的身份。見到老兵,越軍雖然不向你敬禮,但也是敬而遠之,絕對不敢開槍。為的是不引起中方的報復。就這樣,在老山呆久了,也就會對這些情況習以為常。
這裡的一位連長曾跟他們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別看對面的越軍有時很猖狂,其實他們的生活苦的很。別說是穿的,就是連吃的都不能頓頓吃飽。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去看中秋節之即,全國各地的有好多援軍支前單位,給老山前經送來了慰問品。其中,最讓戰士們感興趣的就要屬中秋月餅。一是這東西能儲存幾天,二是也好往山上帶。在執行任務時,隨身抄上幾塊當乾糧,絕對要比壓縮餅乾好吃的多。
由於運上來的月餅多了,於是乎,陣地上到處都有月餅的碎屑碎片。
在戰士們吃越餅時,對面的越軍也沒閒著,他們時不時地就要用望遠鏡看。當他們看到這些中國士兵們經常抱著圓乎乎的東西拿嘴去啃,見吃月餅的人個個愛不釋手,就很納悶。但他們不知是什麼東西,只是好奇。奇歸奇了,但又想要弄明白。從吃月餅戰士們的情形上看,分析出這個肯定是好吃的食物無疑。
一觀之下,竟有越軍垂涎欲滴。
到了下午時光,那些督戰的越軍領導人進入午了睡。有大膽的越軍便趁著這個功夫,悄悄地爬近我方陣地。
當我方哨兵發現後,準備對其開槍時,卻發現這幾個越軍手裡沒帶槍,而是舉著一面白旗。看到這種形情,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對方不是談判,就是要投誠。於是,在請示領導之後,把兩個越軍放上陣地。
這兩個越軍一進入陣地,兩手在空中『亂』比劃,那意思是要什麼東西
有戰士看出來了,他們這是想要什麼,張嘴便罵道,“去你孃的!以前,我們少給你們了?可你們個個都是白眼狼,餵飽了喂足了,你們便咬人。現在怎麼又來了,滾。”一邊大聲斥責,一邊舉起要砸,大有往外趕他們的意思。
兩個越軍縮頭縮腦,但仍然不肯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