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七十年代那場戰爭> 二百六十、我不是特工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二百六十、我不是特工 (2 / 4)

吳江龍沒理會,擦著這名軍官身前,迎過去,一拉董燕的手,把她抄上了車。

張忠怕那名軍官不快,忙著上前解釋說,“算了,算了,這姑娘怕生,還是跟我們在一起吧!”

這名軍官藉著後車打過來的光線,又朝董燕後影掃了一眼。然後啥也沒說地返回到駕駛室。

汽車開走了,繼續朝著高平方向行駛。

漆黑的車箱內,沒人說話,大家都悶著頭隨著汽車搖晃,身體也來回擺著。時間一長,睏意漸漸襲上眼睛,偶爾也能聽到有人發出了鼾聲。聲音雖然不大,但在車箱內很快傳染起來。不想睡的人,也在這種燥音的不斷侵蝕下,眼皮發沉,頭腦渾濁,似睡非睡地失去了精神。

史柱國他們自從進入河內後,還沒好好地像模像樣地睡過一個整覺。雖然住在韓元那裡,有吃的有睡的,但一個躺在狼窩裡有人,無論如何他是不會睡踏實的。一半醒著,一半閉著,這樣的大腦,永遠也不會得到徹底的休息。

現在雖然也是坐在敵人的車上,但面對著無邊的曠野,心裡反而變得踏實起來。

車上只有兩個越南兵,箱子裡面全是沒有知覺的物資。面對三比一的比例。史柱國反而覺得心裡變的踏實起來。他的這種踏實,很可能是因為汽車一直在向北走,也可能是離家越來越近的原故。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高平,這個地名對於他來講太熟悉不過了。他和李森、吳江龍,在某年某月,曾親自踏上了這塊土地。那個時候的高平,包括他們眼下走的這條路,可不像現在這樣平靜。山區裡的炮火,和一束束沖天而起的火線,早就把這一帶的山區分割的如同滿天焰火一樣燦爛。

想到了高平,當然會想到那些戰友。吳江龍不由自主地回憶起,部隊撤離前的最後那一時刻。

他們連臨近最後那一時刻,在與敵人對峙中,如何躲避敵人炮火,如何為戰友擋子彈。為了掩護大部隊,他們那個排又是怎麼樣頂住了敵人的重兵攻擊。

李森也沒有睡著,假寐著,在頭腦翻來覆去的演藝著一個個鏡頭。

沒人願意回憶這斷最痛苦的經歷,也沒人願意撕開痊癒了的傷口,更沒人願意去凝視那片浸染著戰友鮮血的土地。

不願意也不行。只要踏過這片土地,又凝聚了很深感情的人,不可能不在正常的思維下會想起過去所能記起的一切。

黑暗中,誰也看不清誰的面孔,因此,所有人也都在黑夜的面具下,敞開思維,在睡意的包裹中,盡情讓思緒馳騁。

“咣噹,咣噹”

車輪碾軋著雨水衝涮後的車轍,在漆黑的夜『色』中伴著馬達聲,把這輛陳舊的卡車,所能湊響的部分全都發揮出來。

車箱裡沒人說話,坐在駕駛室裡的那名軍官更是單調。偶爾與司機有一搭沒一搭地說上幾句後,便也陷入沉默之中。

漆黑的夜『色』,空曠的原野,只有燈光的活動,才能證明這一片土地還沒有完全死去。

不久,汽車駛離開平原,開始進入山區。一入山區,這裡的路途更是難行。

在抗美援越那些年,這條公路一直有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援越工兵維護著,道路還算平坦。有了坑及時填平,有了轍,把它挖掉整好。這些中國軍人始終用一種不屈不撓的精神,在與破壞公路的所有可能行為進行拼爭著。

自越南反華之後,中國的工兵部隊便很快撤離了越南。他們一走,這條公路也像是被人丟棄了的山中小路一樣任憑其自生自滅。再加上這條路不再有中國的軍用物資運過來。因此,它也就漸漸失去了往日的用途。雖然他還連線著越南北部的一些城市。可這些城市,沒有一個是像模像樣的城鎮。沒等這些城鎮在戰火中恢復過來,越南現『政府』又在他的南北兩端,重新點燃了戰火。戰爭一起,還有誰惦記著再把這條路進行翻修。

破壞的,依舊在破壞,恨不能在這條路的骨髓中榨出更多能量來。因此,十號公路在戰爭機器碾軋下,越來越破敗。

破敗歸破敗,但越軍從沒有在它的身體上停息過,源源不斷地把戰備物資,戰爭資源,從金蘭灣拼命地向北方運。

誰都知道,他們的目的,還不是想用戰爭的辦法,讓中國屈服於小小的越南。

因此,這條公路,始終在『自殺』,或是他殺的血腥中漸漸衰退。

車燈照『射』下,可看見兩旁的路基在收縮,路面在蹋陷。所以汽車行駛在上面才會有如此的顛簸。

一個小時,兩個小時過去了,晨曦終於衝破黑暗,把一片微弱的光環交給了這個地區,隨即天空漸漸變得明朗起來。

有了光亮後,車箱裡的人也開始活躍起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