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七十年代那場戰爭> 二百三十三、搶救行動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二百三十三、搶救行動 (1 / 4)

二百三十三、搶救行動

“叭噠”

清脆的撞擊聲,讓農世學這才想起手槍已經沒有子彈了。驚恐之下,農世學把手槍砸向吳江龍,想以此來當作飛刀,把吳江龍擊倒。

吳江龍看見有東西飛過來,把頭一偏,讓過手槍繼續奔向農世學。

農世學扔出手槍的目的,在於阻止住吳江龍的進攻速度,藉此也把身後再轉回來。

既然沒有被打中,吳江龍當然不會把速度放下來。此時,誰都知道狹路相逢勇者勝的道理。何況,吳江龍發現農世學正在做著倒轉槍口的動作,他哪理肯給他這樣的機會。

農世學的雙手全都轉到了上,槍裡還有一發子彈。只要他把槍口轉過來,鹿死誰手,立見分曉。

撲過來的吳江龍看到他的這個舉動後,立即明白了。在非常危險時刻,一分一秒都是決定生命能否存留的先絕條件。因此,吳江龍更不能怠慢了。整個人凌空飛下,直接砸在農世學的身上。

農世學本來身上有傷,手腳都出現了障礙。那支受傷的胳膊本來沒什麼大用處了,但他還是讓他去幫助另一支手取槍。因此上,此時的農世學就沒有了博擊的機會。

在吳江龍的慣『性』制力下,農世學後仰著倒在地上。不僅身體倒在地上,而且上面還壓著一個大活人。

由於越南人生活的地理條件,就是他們那裡所謂的大漢,也無法跟北方過來的真正大漢相比。農世學雖然身高也不算低,可他與吳江龍比起來,從體形、個頭,都差著一大截。吳江龍壓在他身上,還能有他的好,簡直就像重型坦克夯在一輛小汽車上,焉有不垮之理。

農世學當時是否被砸昏過去,吳江龍不知道。再說,他也不管這些,昏不昏也要捱上幾刀。

吳江龍騰出手來,一手掐住農世學脖子,一手揮起短刀開始朝農世學身體猛刺。我們前面說過,吳江龍這把刀可不同於普通的刀,刀身不僅寬、厚,而且背面還帶著一長溜的虎牙。這要是一刀捅下去,還能有農世學的活路。

一刀下去後,血流順著刀槽噴了出來。扎完一刀不算,吳江龍又在他致命地方連捅了兩刀。一邊捅,還在嘴裡一邊叨叨。

“這一刀是為機槍手的,這一刀是為李二柱的,這一刀是為火箭兵的。”

如果不是聽見背後有槍聲,估計吳江龍非得把這個越戰狙擊手捅爛不可。

因為吳江龍從他的身手上,判斷出這個人不定狙擊過多少中國軍人,因此,他要在此時此刻替所有被他殺害生命的人報仇。

這時,身後的槍聲不但激烈,而且出現了中越雙方軍人的喊叫聲。

吳江龍放開農世學,把他的帶有子彈的提起來,開始朝有槍聲的地方跑。

越軍團長阮春發集合完隊伍後,發現沒有農世學,便著急了。農世學不僅是313師的王牌,更是他們師長的命根子。這要是把他丟在這,回去怎麼向師長交待。於是,派出一部分人員開始沿山角向上尋找。

臨出發時,他給一名帶隊的排長下了死命令,“我要活著見人,死了見屍。”

這話,阮春發可不是說說而已。他讓手下人幾乎翻遍了所有抬回來的屍體也沒看到農世學,因此還有看到農世學的一點想法。

這個時候,阮春發是又喜又憂。既然沒看到死屍,說明農世學還可能活著。

他對那個排長說,如果找到他,他還不肯回來,你們就給我把他綁回來。“

這支部隊出發了,他們沿著山角,專朝人跡罕至的叢林、蒿草密集的地方找。一路上來,竟然沒有被山上的中國軍人看到。當他們在這片稍稍低矮的草叢中『露』頭後,才被李森從望遠鏡中看到。

之前,山上的中國軍人們把那股假抬屍體的敵人消滅後,李森卻發現不見了吳江龍。問張巖,張巖也不知道。直到聽見山下槍聲,又看見奔跑的越軍被打倒後,李森這才聯想到吳江龍。猜測著,必是他所為。因此,在心裡為吳江龍叫好。

不久,他又聽見山下連續響了幾槍,頓時便心中一驚,難道那裡還有敵人。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