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七十年代那場戰爭> 一百六十七、遲來的炮火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一百六十七、遲來的炮火 (1 / 4)

一百六十七、遲來的炮火

從敵人炮陣地出來的這股越軍緩緩地朝著叢林邊緣『迷』漫過來。

從山上下來的武良夫也帶著他的特工隊,朝著這個方向滲透。眼看著,兩支部隊很快就要把小分隊夾在其中。

吳江龍認識到在此地僵持下去的危險後,輕聲說了句“撤。”便帶著小分隊悄悄地向另一側移動。

不過,這兩支越軍部隊還不能判斷出小分隊的準確位置。武良夫只是從小分隊的蹤跡中跟蹤到此,而從炮陣地出來的越軍也只是按著上邊指示,例行進行搜尋。

兩股越軍終於在叢林內匯合,互相一詢問,誰都沒發現小分隊。但是,武良夫堅信小分隊就在此地。

這時,他的電臺通訊兵收到上級來電,告知他們有一部不明身分的電臺曾在這裡發過報,讓他們迅速把這部電臺找到。

既然有人在這裡發報,既然不是自己人,那麼必是小分隊無疑。

武良夫立即想到了另一種可能,那就是,中國軍隊可能發現了炮陣地,如果真是這樣的話,他們發報的目的肯定是向國內通報越軍炮兵團的所在位置。武良夫想到這點後,立即向師部提出建議,建議把這裡的炮陣地轉移,找一箇中國人不知道的地方。萬一真要是被小分隊找到,而且報回國內的的話,對於這個炮團來說,那可將是一場毀滅『性』的打擊。

這段時間已來,中越兩國在邊境上經常產生磨擦,互相進行炮擊已是家常便飯。無論何時,誰的手癢了,或是有什麼新情況,都要用最猛烈的炮彈進行問候,反正還是敵對期間,打幾炮又有何妨,日內瓦公約在這裡不管用,想怎麼打就怎麼打。雖然兩國步兵不怎麼接觸,但是,這種炮擊大多數都是冒蒙的,雖然打出了很多炮彈,但都不能擲對方於毀滅『性』打擊。可現在不同了,如果有中國小分隊在這裡提供出準確資料,中國炮兵再對越軍進行打擊時,他們可就成了靶場上的實彈『射』擊靶子,人家還不是指哪打哪。

所以,武良夫提出這個建議後,立即得到他的上級同意,越軍決定實施轉移,把炮兵轉向第二預備陣地。

這裡的幾十門大炮,都是用汽車拖來的。說走,那也得需要時間啊,怎麼能瞬間就能完成呢!不過,越軍這些師領導可真不是吃乾飯的,接到武良夫的報告後,他們採取的轉移措施還真夠快。看來,戰前他們的的各種方案還是非常完備的。

不知是用什麼方式通知的。反正看見那些進入叢林裡的越軍開始掉轉身,一骨腦地全都跑出林子,向炮陣地奔過去。

停在遠處的汽車也開始發動,轟隆的馬達聲吵吵鬧鬧地開始一輛接著一輛開始拔營。

吳江龍接到要他們後撤的命令後,也帶著小分隊開始後撤。但他們走出很遠,我軍一方仍然很靜,看不到有一發炮彈打過來。吳江龍看看手錶,十分鐘已經過去了,怎麼我軍炮兵還沒有反應,再遲的話,敵人有了準備怎麼辦,萬一讓這股敵人跑了,上哪找這樣的好事!

吳江龍有些急了,回頭去看敵人,發現敵人已經在進行轉移。吳江龍把槍往身上的背,直奔夏鳳國,“開機,告訴老爺子,敵人要跑。”

電訊傳過去後,我軍炮兵仍然沒什麼反應。

賀曉也急了,瞅著空地上『亂』哄哄的那些越軍炮兵,著急道,“隊長,不如我們打進去,把敵人的炮給炸了。”

這不能說不是個好注意,如果是在晚上還真有可能實行,但這是在白天。光天化日之下去炸敵人大炮,哪怎麼能成!何況還有那麼多敵人守著,人家能讓你炸嘛!即使穿的是越軍服裝,但他們這些人全都是生面孔,臉又比人家白,從形體上看著也不太像。進去了,被人認出來,在這個四處全封的地點,一旦暴『露』,那可就成了越軍盤裡的小菜了,不但炸不了敵人大炮,小分隊算是自投羅網,這筆買賣吳江龍可不做,所以他否定了賀曉的這個主意。

吳江龍咬著牙轉向守護電臺的夏鳳國,“再發報,要求立即對敵人進行炮火打擊。”

吳江龍在這裡急。在國內負責邊境地區軍事工作的我軍指揮員何嘗不急!他們也恨不得立即用炮火給越軍於嚴懲,儘快地消滅這股越軍炮兵。但是,我軍在程式上,很少有哪一個指揮員敢大膽地一拍桌子,拍板定音。

遵守紀律,逐級請示這是我們必不可少的一道程式。這樣一來,一級一級地向上彙報,直到彙報給最高決策者,這無疑會消耗掉一些時間。高層考慮問題當然不會像吳江龍這樣簡單。全方位衡量,多方著想自然周到全面。現在,畢竟我們還沒有與越南再一次正式開打,不商量怎麼行,沒有組織進行討論,哪一個人又敢冒然做出決定。

軍事永遠都是為政治服務的,沒有政治的軍事只能算是一場火拼,其結局也不會有什麼意義。所以,對中國這樣一個大國來講,動用軍事力量,每一招一式都包含著重大目的。不然,我們在吃了很多虧的情況下,為什麼總是一忍再忍。歷史上的這種事件很多了,這裡不再重複。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當前,我軍在取得自衛反擊戰之後,又面臨著老山,者陰山地區敵人的挑釁,要不要打,如何來打正在運釀之中。因此,我軍還沒對越南進行第二次教訓時,特別是即將開始的奪取老山戰役沒有打響之前,不得不慎之又慎。各級雖然都有很多想法,但是,一切還得聽上級甚至最高層來決定。這樣一來,時間便被拉長。

從吳江龍這裡來說,雖然他覺得很長,但在電波的不斷傳送中,已經是非常之快了。決策者們還要碰頭,還要開會研究,還要擬電文,這麼一折騰,二十幾分鍾,半個小時的耽擱又算得了啥!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