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七、木橋戰鬥
吳江龍還算聰明。
橋上的敵人是特工,無論從作戰素質,戰鬥經驗,戰鬥技能等等方面都不是吳江龍這個新兵一下子就能解決掉的。何況對方是兩人,手裡又有武器。吳江龍即使是有很高的武功,空著兩隻手,從幾十米外的地方向橋上衝。萬一被敵人發覺,動作再迅速,也比不過槍膛裡『射』出的子彈快,其結果無非是被『射』殺,光榮犧牲。
犧牲,對於軍人來講固然很褒揚,很壯烈,很榮光。但戰爭的目的要的不是這個,要的是犧牲的價值,犧牲換來的成果,用鮮血和生命築成的長城。不怕死不能說明是勇敢,只能算作一種膽識,一種戰士必備的條件。有勇、有謀、善戰才是合格軍人的一項基本要求。
在近十天的戰鬥中,吳江龍逐漸成長起來了。早已不是山頭上觀風景,差點被敵人炮彈炸死的楞頭青,也不是抱著槍,不管不顧向山洞裡硬撞的小『毛』頭。他開始學會分析形式,知道什麼叫避重就輕,也懂得了什麼是消滅敵人,儲存自己的重要關節點。
吳江龍丟掉了和敵人拼命的莽夫想法後,駕著汽車向橋上衝去。
正在向橋下遞送的那個敵人,見汽車向自己衝過來,而且駕駛汽車的又是中國軍人,頓時懵住了。楞怔也只是短短的幾秒中,剎那間便明白了是怎麼會事。特工就是特工,不僅頭腦靈活,而且反應迅速。只見他抓起立在橋欄杆上的,麻利地向開過來的汽車『射』擊。
“噠噠噠”
子彈擊碎了駕駛室的玻璃,響起一陣玻璃爆碎聲。
吳江龍看到敵人舉槍,便把頭低下去,兩手把住放向盤,躲著子彈向前開。
子彈不停地拍擊著駕駛室,在上下翻飛的同時,猛烈地與汽車上的鋼鐵交相撞擊著,“噹噹噹”響個不停。
“嘭”的一聲,鋼鐵與肉體終於碰撞在一起。在短暫的接觸後,牛頓定律記算出了強大慣力,按著拋物線走勢,將肉體飛行曲線畫成了半弧,斜著飄落到橋下。
撞擊開這個敵人後,吳江龍猛地左打方向盤,一個急殺,將車停在橋上。吳江龍趴在方向盤上半天沒有緩過勁來。他也不知道自己來的是那股勁,竟然完成了平時想也不敢想的飆車動作,簡直就是來了個大飄移。也許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急中生智,更準確地說是急中生巧。
吳江龍喘息未定,想起了橋下的另一個敵人,便匆忙跳下車,往存放的地點跑。
橋下的那個敵人聽見汽車撞擊聲音後,探出頭向橋面上張望。當他看清發生的一切後,也認為這是不可思議的事。在空曠的山谷中,怎麼會突然出現一名中國軍人,而且這名軍人又知曉他們要炸橋,竟然還開著汽車撞飛了自己的同伴。
因為這個敵人沒有聽說過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故事,所以一時沒轉過彎來。他還想繼續琢磨下去,可吳江龍不給他思考機會,直接向他衝了過來。
敵人一見大事不好。雖然吳江龍沒槍,他自己也沒槍。憑著吳江龍那種氣勢,便想到空手格鬥肯定不是對手,於是想到了逃跑。這個敵人不等吳江龍靠近,慌忙跳上橋面,順著木橋往前猛跑。
吳江龍伸手去抓,想用子彈把敵人『射』殺,為那兩個犧牲的中國軍人報仇。當他揀起後才發現槍管已經被汽車輪胎軋彎,根本就『射』不出子彈。於是他扔掉,向前去追。跑了幾步又停下,罵了句,“『奶』『奶』的,我看你能跑到哪!”
吳江龍縱身跳進駕駛室,開著汽車向前追攆。
你還別說,敵人特工不僅會打仗,而且也會逃跑。只見這個敵人發現吳江龍開車向他衝來時,便不斷地變換方向,用s型路線進行躲避。
敵人向左,汽車向左。敵人向右,汽車向右。一個前邊跑,一個後邊軋。一人一車在橋上七扭八歪地來回甩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