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淩將養生丸送到,又說了用法以後,便跟於禦史告辭。
於禦史卻不肯放人,他今日休沐在家,妻兒和老母都去城郊上香去了。正覺得獨自一人吃飯有些孤寂,便竭力挽留沈淩吃了午飯再走。
沈淩推辭不過,便留在於禦史家吃飯。
於家的飯菜極其簡單,只有三道菜,涼拌王瓜,紅燒茄子,肉絲炒豆角。全都是用應季的蔬菜做的,味道還好,看來於家的廚子廚藝還不錯。
飯後,沈淩又與於禦史閑聊了一會兒,方回到藥鋪。
藥鋪的登記薄上早已密密麻麻寫滿了一頁紙。沈淩粗粗掃了一眼,找她看病的權貴世家有好幾個,有大長公主府,也有皇後的孃家永順侯府。沈淩按著順序,先去了大長公主府。
大長公主是先帝最小的一個妹妹,不過其母出身並不高,加上大長公主未出嫁時在宮裡也並不得寵,所以駙馬爺也不過是一個普通的勳貴子弟。
論起來,大長公主府還比不得皇後的孃家永順侯府在京城的地位。
不過沈淩眼光放得長遠,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的事她見的太多,保不齊有一天大長公主府能一飛沖天呢!
沈淩到得大長公主府的時候,大長公主剛剛在兒子兒媳勸說下用了點飯,就又去了清梧院。清梧院裡住的是大長公主的嫡長孫清哥,清哥幾天前睡覺的時候貪涼開了窗戶,第二天起來時便發起了燒。
初時,府裡請來了王太醫為清哥問診,兩劑藥下去,燒便退下去了。哪知過不到一天,清哥就又燒了起來,如此反反複複好幾天,病情始終不見好轉。
大長公主擔憂孫子,聽說沈淩醫術不錯,便動了讓沈淩給孫子看病的念頭。
如今聽說那位王大夫來了,大長公主馬上就派人將沈淩接到了清梧院這裡。
清梧院既帶了一個梧字,院子裡自然種了不少梧桐。當時正好是炎炎夏日,院中幾棵大梧桐樹枝繁葉茂,將日頭遮去了一大半,因此這院中清涼的很。
沈淩在花廳時,就已從管家那裡得知患病的是大長公主膝下只有九歲的嫡長孫清哥,如今再見到這院中的幾棵梧桐,她便微微皺起了眉頭,不著痕跡的打量了一下院子的風水。
小丫鬟打起上房的簾子時,沈淩已經隱去了臉上的表情,平靜的跟著小丫鬟去了最東首的臥室。
大長公主連帶她的兒子兒媳聽得動靜,忙轉過頭來,就見一個穿著深青色衣裳的人朝他們施了一禮。
大長公主抬了抬手,“王大夫不用多禮,還是先來看看我這孫兒吧!”
沈淩上得前來,就見雕漆床上的男童乖巧的躺在那裡,她試著伸手摸了摸男童的額頭,滾燙的很。再一把脈,明顯是受了風寒,而且寒氣已經進入到了體內。
沈淩收起脈枕,聽管家說這個名叫清哥的男童已經燒了好幾天,當務之急還是先退燒吧!
沈淩從床前轉過來,“府上可有廢棄不用的水井?”
大長公主微微一愣,她不知道沈淩好端端的提廢井做什麼,但還是按捺下焦慮的心情,吩咐丫鬟去問。
須臾,丫鬟回來了。